工伤范围,工伤认定范围有哪些

2025-02-13 11:07:31 59 0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以下情形应认定为工伤。

一、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

1.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 解释:这里的工作时间指的是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是指职工日常工作的地点。

2.事故伤害:指因工作原因发生的意外伤害,如机器故障、火灾、坍塌等。

二、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事故伤害

1.预备性工作:指在工作时间前后,职工在工作场所内为开始工作而进行的活动,如提前到达工作场所进行设备调试。 解释:这种情况下,职工虽未正式开始工作,但已为工作做准备,因此受到的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2.收尾性工作:指在工作时间前后,职工在工作场所内为结束工作而进行的活动,如清理工作现场。 解释:同样,这种情况下,职工虽未正式结束工作,但已为工作收尾,因此受到的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三、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1.履行工作职责:指职工在履行工作任务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解释:这里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执行工作任务、处理工作事务等。

2.暴力等意外伤害:指在工作过程中,职工因暴力行为、意外事件等受到的伤害。 解释:如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受到暴力袭击,或在高危岗位因意外事件受伤等。

四、工伤认定的申请与时效

1.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解释:用人单位未按时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认定时效: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受理。

五、工伤赔偿标准

1.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标准由专业的医疗部门进行鉴定,根据工伤等级、伤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解释: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工伤认定范围涵盖了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各种伤害。了解工伤认定范围,有助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