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德国队2018年世界杯的惨败?
#2018世界杯# 卫冕冠军德国出局了,上届世界杯冠军下届世界杯小组赛出局定律再次应验。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史上最强大的冠军日耳曼战车怎么会输球给公认的小组最弱对手韩国队呢,但请大家看看我在第一场德国队0-1爆冷输给墨西哥后的评论,从那时起,我就认定这支德国队走不远,上届巴西世界杯半决赛在足球王国东道主面对几亿的巴西民众毫无人性地制造7-1巴西惨案,这个债再过几十年都还不完。难道是他们真这么厉害吗?非也。各种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德国队的真实实力远未如此强大。盛极而衰,夺冠后,拉姆,施魏因斯泰格,格策等一批球员相继退出***队,曾经的世界冠军剩余的只是曾经的威名。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德国第一场面对墨西哥,就制造了最大冷门,0-1输于墨西哥,很多人不理解,但你认真看了比赛过程,你就会发现,那是一场太过于明显的假球。第二场补时绝杀瑞典,让无数的吃瓜群众热血沸腾,以为钢铁般的日耳曼战车的那股血性又找回来了,但你看看那场面有多难看。第三场0-2输棒子,已经毫无底线。说句不好听的话,太不要脸了。不能光明正大的败退。哪就猥猥琐琐的被历史记上不堪的一笔。上届硬生生从阿根廷手里夺走冠军,他们配不上这无上的光荣和荣耀,吃不了兜着走,拿了我的吐出来。记住,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你认为2014年世界杯,阿根廷输掉比赛的原因是什么?
我是川风蜀韵,我来回答。
这是一场双方都值得最崇高敬意的比赛。两队的攻防策略和战术安排,都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限制对手上下足了功夫;两队球员体现出的战术执行力也十分高超,凝聚了非凡的心理素质和技战术水平。
决赛前,德国队在整体实力上占有更大的优势。防守上,德国与阿根廷的水平基本上是旗鼓相当(有悖于人们心中的印象,阿根廷在本届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防守水平是世界顶尖的);进攻上,阿根廷虽然有梅西,但阿圭罗状态不佳,拉维奇和伊瓜因都是自己拿球主导进攻强于衔接、策应、牵扯,中场缺乏过渡和梳理的能力(又或者是实力有限攻守不能兼顾)。这导致他们难以打出流畅的整体配合,只能靠个人速度和盘带寻找机会,偏偏迪马利亚这个突破专家还因伤缺阵。反观德国,虽然没有梅西这个级别的巨星、没有很突出的突破手,但他们的中前场球员水平也不俗而且很平均,都非常善于跑位、传球和射门,有着很强的默契和团队意识,所以他们进攻的组织性是世界一流的。此外德国的阵容深度也胜阿根廷一筹,赫迪拉伤了克拉默顶上,克拉默伤了许尔勒顶上(中场位置随之大挪移),克洛泽跑不动了还有更灵巧的格策。除了实力优势,德国队半决赛轻松淘汰巴西,还能多休息一天,在体能储备上也远好于与荷兰苦战120分钟的阿根廷。他们甚至能得到大部分巴西本地球迷的支持——因为阿根廷和东道主是宿敌+巴西球迷认为战胜巴西队的能获得世界杯冠军。
上半场:基于对以上优劣势对比的清晰认知,德国采取了积极主动而不失稳健的攻防策略:以传切配合保持控球、创造进攻空间,以对持球人延阻、整体快速回防来应对阿根廷的突击;阿根廷则比半决赛更谨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防守而放弃了控球,有机会就用快速反击偷袭,不然就用防守跟德国耗着。
开场时的双方阵型:1. 德国的进攻 VS 阿根廷的防守
厄齐尔首发位置在左路。开场15分钟之内,他数次向中路和右路靠拢,结合拉姆的插上,令德国在右路进攻上取得了局部的人数优势,打开了空间。但阿根廷始终在中路腹地保持人数的优势和高度严密的站位,因此无论德国队在右路传中、回敲或者只是佯攻,都始终没能创造射门机会。克拉默受伤下场后许尔勒登场,厄齐尔换位到前腰,这时他向两边靠拢能造成的局部优势就变小了。德国转而更多地试图从中路渗透,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威胁。
随着佩雷兹更多地回撤,阿根廷实际上变成了三后腰;梅西和伊瓜因被特许在防守时散步,于是拉维奇就肩负起了干扰德国队中后场组织的任务。与半决赛相比,阿根廷虽然在阵地防守上投入了更多兵力,阵型也保持得十分紧密,但在防守反击和定位球时的专注和协防意识上似乎有所下滑。上半场的最后10分钟,阿根廷试探着把阵型前压争取主动,马上就被德国利用反击形成了两次有威胁的射门;补时阶段德国开出角球,赫韦德斯又甩开防守抢到落点,可惜他的头球打在门柱上。
阿根廷的犯规,大部分都是在德国队进攻尚处于试探和萌芽状态时发生的。这反映出阿根廷的防守非常富有侵略性,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破坏,不给德国从容组织进攻的机会。
2. 阿根廷的进攻 VS 德国的防守
阿根廷的反击思路十分明确,就是把速度贯彻到底。但他们对防守的重视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进攻:兵力投入不足,导致进攻缺乏整体组织性,推进时往往要靠个人突破,有机会传威胁球时接应点也很少;整体阵型靠后,进攻球员提速反击要冲刺很长一段距离,对体力消耗很大,尤其是还要兼顾防守的拉维奇和佩雷兹。另一方面,德国队虽然控球压上尝试进攻,但对阿根廷的反击还是足够警惕,整体回防速度很快。
结果是,阿根廷虽然从右路几次撕破德国防线,但几乎都被德国的中路补防化解(其中一次梅西已经趟过了诺伊尔),唯一接应到位的一次又陷入越位陷阱;他们上半场最好的机会反而是德国自己送的大礼——克罗斯冒失的头球回传让伊瓜因形成了单刀,但后者居然浪费了这个黄金机会。这个机会来得很偶然、很突然,但在高手对决中能否利用好或者防范好偶然因素,很可能就是胜负的分野,也是对球员心理素质最大的考验。
下半场:德国依然保持着上半场的策略;而阿根廷主教练萨贝拉则一反此前的谨慎,一开始就用阿圭罗换下了拉维奇,85分钟就用完了三个换人名额来保持中前场的活力,让全队更多地尝试进攻。个人事后诸葛亮的猜测,他有可能在赛前就已经布置了这样的战略。目标是先化解德国队的锋芒(此前两场淘汰赛德国都早早领先),然后再争取进球,留给德国队更少的反扑时间。考虑到球员们尤其是梅西的体能状况,拉锯的局面拖得越久对阿根廷越不利,所以他希望在90分钟内解决战斗。
1. 阿根廷的进攻 VS 德国的防守
下半场阿根廷的攻势多了不少。但受制于球员能力、体力和对德国反击的忌惮,中后场对进攻的支援仅限于零星的传中和直传,主要还是靠锋线尤其是梅西去攻坚。虽然受到无处不在的严密防守,但最终也只有梅西能够打开一点空间——一次大禁区左侧半单刀射门,一次右边勉强内切射门,两次都是偏出远角;还有两次吸引防守后的直塞,可惜锋线队友都没能接应上。
除了在限制梅西上有瑕疵,德国队下半场的防守基本无可挑剔,因为梅西的队友们下半场的冲击力其实还不如上半场,他们只要保持专注按部就班就足以应付了。
2. 德国的进攻 VS 阿根廷的防守
由于下半场阿根廷阵型压得较前,他们的防线也终于开始松动,德国队得以更多地攻入禁区,克洛泽也终于抢到了一次传中落点。但虽然数次制造了阿根廷防线的混乱,德国队自己在利用机会上也做得不够好,两次禁区内停球过大,只比上半场多制造一次射门。
最终两队在90分钟内也没能打破僵局,比赛进入加时。
加时赛基本是下半场的延续。阿根廷依然没有放弃进攻,大概他们也不想和德国用点球的方式决胜负吧。随着体力和集中力的下降,两队的防守都开始露出更多破绽。率先发难的是德国,他们继上半场37分钟后又一次打穿了阿根廷的右路防守,而且是两个进攻球员面对五个防守球员制造了一次很有威胁的进攻,许尔勒的射门略显仓促而被罗梅罗扑出。阿根廷则在第97分钟获得了一次更好的得分机会,而且又是拜德国队失误所致:胡梅尔斯面对一个没什么威胁的传中居然漏顶,帕拉西奥停球突入禁区后单刀面对门将,他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射门或者盘过门将,但他竟然重蹈自己在半决赛加时阶段的覆辙,仓促吊射偏离了球门。
在世界杯决赛的赛场上两次错过幸运女神和对手送上的良机,似乎已经反映出阿根廷在综合实力上离世界冠军的水平终究还有差距。果然,德国队6分钟之后就让他们浪费机会的行为受到了惩罚:一次本应无甚威胁的进攻,由于德米凯利斯跟防出现松懈而令90分钟才替换上场的格策有了独自面对门将的机会,后者冷静、自信、无情地向他们昭示了世界冠军应有的把握机会能力——连贯、干净、完美的一停一射,球越过罗梅罗的封堵落入远角网窝。此后阿根廷的奋力反扑,已无法逆转局面。最终,德国队捧得了大力神杯,成为了第一支在南美夺冠的欧洲球队。
纵观全场,两队在战略和战术的制定和执行上都发挥了很高的水平,比赛过程和最终结果也体现了德国的强大和阿根廷的缺点——首先,德国的团队协作能力优势,使他们在兼顾防守的同时获得了更多场面上的主动,而阿根廷中前场进攻中缺乏整体性和组织性,使他们只能收缩防守,更多依靠个人能力制造机会,这是效率更低、对球员消耗更大的方式;其次,德国阵容厚度更充足、球员实力更平均、状态更好,使他们的换人游刃有余,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阿根廷替补上场球员的碌碌无为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但也许是最重要的,在把握机会能力上的差距,使德国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写给那些热衷于讨论比赛风格孰优孰劣的球迷们:德国不是赢在“下底传中”或者 "tiki-taka", 阿根廷也不是输在“防守反击”。决定胜负的不是比赛风格,而是双方战术体系的合理性、有机性、针对性和球员执行战术的能力。是球队的战术体系和球员能力的特点共同决定了他们的风格,而不是风格决定了这些特点。
我的见解只有这么多,不足之处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讨论!同时烦请大家多多关注、转发,在此表示感谢!2014年世界杯决赛为什么阿根廷会输给德国?
因为普拉蒂尼不是世界足联***,因为阿根廷没有巅峰时期的哈布白 普约尔 皮克阿尔维斯 阿比达尔 巴尔德斯 比利亚 佩德罗 苏牙 内马尔 ,没有熟悉的红点套餐,所有赢不了德国
为什么这一支看起来不算强的德国队能够赢得2014年的世界杯?
承蒙邀请,我来回答。作为30年的德迷,客观评价,2014年德国队确实不强,为什么能夺得冠军,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运气爆棚的开局。首战葡萄牙,12分钟的点球打开胜利之门,4:0并不能完全显示双方的实力。同样的还有7:1胜巴西,也是偶然事件。从德国与加纳、***、阿尔及利亚、法国4场比赛来看,德国并没有绝对的实力。但无论如何,一场酣畅淋漓的开门红极大地提升了士气,从德国队历史来看,首战踢得好,最后结果都不会太差,比如号称史上最弱的2002年,首战8:0沙特后,一路顺利杀入决赛。
第二,多名球员脚风极顺。穆勒进5球其实不是关键,除了对葡萄牙的3球,穆勒并没有起关键作用,真正厉害的是克洛泽、胡梅尔斯、赫迪拉、格策、许尔勒等等,关键时候总有人站出来进球,这像极了1996年欧洲杯夺冠,别人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进球的是谁,防得了这个,防不了那个。相反的例子是2018世界杯,这些人大多数都在,可就是不进球。
第三,关键时候运气极好,比如对加纳克洛泽的绝平;对阿尔及利亚全场不占优势,不是诺伊尔神勇,90分钟内差点输了;更不用说格策用尽一生运气的对阿根廷的绝杀。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他强队发挥更差,英意西葡小组赛未出线,法国尚未成型,巴西处于低谷(赢哥伦比亚那场已经相当吃力,对德国时内马尔都受伤了),表现很好的荷兰被阿根廷挡在决赛之外,阿根廷能进决赛本身就是意外。
可以说上面4个因素是德国夺冠的主要原因。
青春风暴,送别梅西,法国队4:3击败阿根廷,你怎么评价这场比赛?
是“梅罗时代”的结束!
24小时里,俄罗斯世界杯失去了梅西和C罗!对于世界足球来说,生活还要继续,但对于一部分***球迷来说,世界杯已经结束。二人离去的背影几乎刷爆了***球迷的朋友圈。在俄罗斯,大多数来此的***球迷,都是穿着梅西和C罗的战袍。“梅罗”时代的结束,就像小贝当时一样,让***的普通球迷失去了追逐的方向。
梅西,作为球王马拉多纳钦点的接班人,他只需要一座大力神杯,就可以成为继贝利和马拉多纳之后的第3位球王。经历了4年前的功亏一篑之后,今年阿根廷人卷土重来。但是在俄罗斯,蓝白军团举步维艰,小组赛一路磕磕绊绊,惊险晋级后,又在淘汰赛首轮遇见了本届世界杯身价最高的法国队。两队打出了一场精彩的进球大战,梅西的队友们也终于给力起来,但一战封神的是姆巴佩,笑到最后的是法国人,赛后梅西失落彷徨的眼神令人心碎。梅西今年31岁,他曾在接受采访时暗示俄罗斯将是自己的最后一届世界杯。无法带领阿根廷站上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这恐怕会成为梅西职业生涯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