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世界杯

2024-03-22 10:12:19 59 0

阿根廷90年世界杯经历如何?

我们都知道86年世界杯是马拉多纳的封王之战,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90年世界杯发生的故事呢?其实90年世界杯关于马拉多纳,关于阿根廷,场外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

故事一:喀麦隆球星罗杰·米拉表演的舞台。过去非洲球队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始终不被看好,但是在90年世界杯就不一样了,喀麦隆可以说扮演了最大的黑马,90年世界杯几乎成为了罗杰米拉表演的舞台,其中揭幕战喀麦隆和阿根廷的对决就是焦点战。拥有了马拉多纳的阿根廷赛前一致认为会轻松击败喀麦隆,但是0-1的结果让全世界都大跌眼镜。

故事二:上帝之手继续上演。86年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没想到在四年后的世界杯上会再次上演。在小组赛上,阿根廷对阵苏联,全场比赛阿根廷全面被动,被苏联完全压制住,结果还是马拉多纳“拯救”了阿根廷,他用手拍出苏联队一个必进之球,再次上演"上帝之手"。

故事三:疑似下药“事件”至今依然悬疑。在阿根廷与巴西的八分之一决赛中,出现了离奇的一幕,比赛第39分钟,由于正值盛夏,球员水分消耗很大,在有球员受伤比赛暂停的时候,阿根廷4号巴苏亚尔多、14号朱斯蒂纷纷从迪洛伦佐手中接过了透明水瓶。此时,巴西队的布兰科也来到场边,阿根廷理疗师迪洛伦佐将一个绿色水瓶递给巴苏亚尔多,布兰科凑过来,巴苏亚尔多随即将绿色水瓶递给了他。布兰科洗了一把脸,把水浇到头上解热,最后则将剩余的水一饮而尽。之后布兰科回忆说,自己喝水之后感觉身体极为不适“就像刚醒来一样,感觉到眩晕,可能是中了什么***。”至于真相到底如何,目前依然没有定论。

故事四:世纪助攻。其实在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还是有亮点的,那就是八分之一决赛对阵巴西队,双方比赛非常的焦灼,最终凭借着马拉多纳的一个传球,帮助风之子打进了全场唯一的进球淘汰了巴西队,马拉多纳的助攻也被称为是世纪助攻。

故事五:“莫名其妙”的点球。如果让你回忆90年世界杯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或许就是世界杯决赛之后马拉多纳的眼泪。在世界杯决赛上,跌跌撞撞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阿根廷遭遇了西德,结果凭借着一个争议点球,阿根廷惜败,赛后马拉多纳认为这个点球就国际足联的阴谋,因此在颁奖典礼上马拉多纳拒绝和当时的国际足联***阿维兰热握手,也成为了经典。

美洲杯夺冠的阿根廷,2022年世界杯有望夺冠吗?

阿根廷已经连续28年无法获得洲际大赛以上的冠军,世界杯和美洲杯连续失利,让作为领军人物的梅西压力很大。这次美洲杯夺冠,对梅西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也是对个人历史地位的巨大提升。加之近期梅西和巴塞罗那的合同问题,也难怪平常寡言少语的梅球王,美洲杯夺冠后竟然说了***话。

赛后梅西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发布了一张赤裸上身拥抱奖杯的照片,并配文说:“多么美妙!多么不可思议,感谢上帝!我们是冠军,去他X的!”不久之后,梅西的这则消息迅速火爆网络,甚至连世界杯官方都公开喊话:“2022年的世界杯会属于梅西吗?”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本年度的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已经非梅西莫属。可是在他心中,还有一项冠军分量更重。

梅西对世界杯的渴望举世皆知,甚至很多球迷都觉得梅西值得一个世界杯冠军。在距离成为球王,成为足坛历史上最优秀球员的道路上,梅西真的是只差一个世界杯冠军。从2006年德国世界杯登场开始,到2018年世界杯遗憾出局,梅西即将走过一段长达16年的世界杯冠军追逐之路。

2006年世界杯 初出茅庐 青涩登场

在参加2006年德国世界杯之前,梅西在2005带领阿根廷获得了世青赛冠军,个人则是赢得了金球和金靴两项大奖,一代天才呼之欲出。所以从锻炼新人的角度出发,当时的阿根廷主帅佩克尔曼将梅西带到了世界杯赛场。可惜的是,佩克尔曼并没有给梅西足够的机会。

首战面对科特迪瓦,梅西在板凳上等待了90分钟,球队2:1战胜对手。次战面对塞黑,球队取得了一边倒的优势,还为全世界奉献了经典的26脚传递进球,那时还有半头秀发的坎比亚罗打进此球。比赛74分钟,梅西终于迎来亮相机会,他替补马克西·罗德里格斯登场。在有限的替补时间里,梅西还有一次进球一个助攻。小组赛第三场面对荷兰梅西首发登场,但是他自己和球队都没有取得进球。1/8决赛面对墨西哥,梅西在84分钟替补登场,帮助球队加时赛过关。1/4决赛,阿根廷遇到了老对手也是东道主德国队,两队历经加时赛以及点球大战后才分数胜负。在这样的一场经典比赛中,阿根廷主帅没有给梅西一分钟机会,球队也就此出局。

2010年世界杯 同样剧本 再度出局

2010年世界杯,梅西已经是阿根廷的绝对核心,球队主帅也变成了马拉多纳。不过这支阿根廷注入了浓郁的马拉多纳特色,进攻是进攻,防守是防守,中场全靠马斯切拉诺一人。小组赛阶段,阿根廷凭借着高出一筹的实力,三战全胜昂首晋级。1/8决赛,阿根廷又遭遇到墨西哥,这一次他们3:1取胜。历史就是这么巧合,1/4决赛阿根廷再遇德国。当时的德国正值青春风暴,厄齐尔、赫迪拉、穆勒等一众青年才俊崛起,他们没有给攻防脱节的阿根廷机会,4:0横扫对手,梅西的世界杯之旅就此结束。

2014年世界杯 最佳机会 遗憾错过

2014年世界杯,这本是梅西和阿根廷夺取世界杯的最好机会。享受着几乎半主场优势,更为合理的人员搭配和正处于巅峰期的梅西,阿根廷也如愿来到了决赛。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梅西最好的搭档迪马利亚缺席决赛,阿根廷进攻乏力,伊瓜因浪费多次绝佳机会。加时赛德国队格策替补克洛泽登场,完成了终极绝杀,梅西再一次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整个巴西世界杯,阿根廷一共打进7个进球,梅西一人包揽4球1助攻。阿根廷赢了6场比赛,梅西一人获得4次全场最佳,5次队内最佳。本次世界杯过后,世界皆知梅西的世界杯冠军梦很难了。

2018年世界杯 磕磕绊绊 独木难支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梅西带领阿根廷卷土重来,他们与冰岛、克罗地亚和尼日利亚分在一组。这一次小组赛,阿根廷没有像以往几届那样顺利,他们前两场平冰岛,输给克罗地亚,面临着最淘汰的局面,“我是梅西,我很慌”的段子想必球迷们还记忆犹新。好在第三场,阿根廷战胜尼日利亚惊险晋级。之后淘汰赛,阿根廷遇到了后来的冠军法国队。面对姆巴佩的冲击,阿根廷后防线接连出错。尽管梅西送出两次助攻,但是球队还是就此出局。当时对于梅西能否参加2022年世界杯,谁也不敢保证。

如今美洲杯的胜利,阿根廷似乎找到了正确使用梅西的办法,2022年卡塔尔肯定还有机会。不仅如此,阿根廷的阵容也更为合理。

2022年世界杯,可能是阿根廷夺取世界杯冠军的最佳机会,也是梅西的最后机会。经过美洲杯的冠军洗礼之后,如今的阿根廷看起来攻守平衡,终于有靠谱的门将和后防力量,明年绝对值得期待。

这次美洲杯夺冠,阿根廷在收获冠军的同时还收获了一大批可堪大用的主力球员。

在门将位置,米利亚诺·马丁内斯横空出世,拿下美洲杯金手套奖,这是自美洲杯成立以来首次有阿根廷门将获得该殊荣。在与哥伦比亚的半决赛点球战中,马丁内斯大发神威,一人扑出对手三个点球,帮助阿根廷打进决赛。这位曾经在足总杯夺冠后哭着和家人视频通话的男人,已经成长为世界知名门将。有他在,阿根廷至少未来两届世界杯不用为门将位置发愁。

在后防线上,四位主力球员应该是克里斯蒂安·罗梅罗和奥塔门迪搭档中卫,塔利亚菲科和蒙铁尔分居左右两翼。这位罗梅罗和曾经的阿根廷门将重名,出球非常稳重,他和较为鲁莽的奥塔门迪非常搭配。蒙铁尔只有24岁,在防线中的表现非常出色,这位效力河床的边后卫已经被欧洲各大豪门觊觎。

中场位置,阿根廷本次美洲杯的最大发现就是德保罗。尤其是在决赛中,迪玛利亚的进球就来自于德保罗的中场50米长传。目前,德保罗已经被马竞先下手签下。此外,帕雷德斯、洛塞尔索等球员也逐渐找到自己的***队位置,明年世界杯这样的中场组合绝对值得期待。

前锋线上,效力国际米兰的劳塔罗·马丁内斯将是梅西的好帮手。而且在中前场使用上,阿根廷可选择空间很多,梅西、迪马利亚和迪巴拉都是可以打多个位置的球员。

另外一点,梅西和阿根廷还要注意来自欧洲的对手,这里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从本届欧洲杯来看,传统豪强德国、法国、比利时这些球队的实力都在下滑。德国在战术坭坑里不能自拔,至今找不到破解办法。法国大赛内讧已成惯性,谁也不敢保证他们的未来。比利时黄金一代逐渐老化,已经错过了争夺冠军的好时机。反倒是打进决赛的英格兰和意大利,历经多年的积累,他们的阵容和打法已经成熟起来,明年世界杯依然是夺冠热门,这需要阿根廷注意。

你认为2014年世界杯,阿根廷输掉比赛的原因是什么?

我是川风蜀韵,我来回答。

这是一场双方都值得最崇高敬意的比赛。两队的攻防策略和战术安排,都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限制对手上下足了功夫;两队球员体现出的战术执行力也十分高超,凝聚了非凡的心理素质和技战术水平。

决赛前,德国队在整体实力上占有更大的优势。防守上,德国与阿根廷的水平基本上是旗鼓相当(有悖于人们心中的印象,阿根廷在本届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防守水平是世界顶尖的);进攻上,阿根廷虽然有梅西,但阿圭罗状态不佳,拉维奇和伊瓜因都是自己拿球主导进攻强于衔接、策应、牵扯,中场缺乏过渡和梳理的能力(又或者是实力有限攻守不能兼顾)。这导致他们难以打出流畅的整体配合,只能靠个人速度和盘带寻找机会,偏偏迪马利亚这个突破专家还因伤缺阵。反观德国,虽然没有梅西这个级别的巨星、没有很突出的突破手,但他们的中前场球员水平也不俗而且很平均,都非常善于跑位、传球和射门,有着很强的默契和团队意识,所以他们进攻的组织性是世界一流的。此外德国的阵容深度也胜阿根廷一筹,赫迪拉伤了克拉默顶上,克拉默伤了许尔勒顶上(中场位置随之大挪移),克洛泽跑不动了还有更灵巧的格策。除了实力优势,德国队半决赛轻松淘汰巴西,还能多休息一天,在体能储备上也远好于与荷兰苦战120分钟的阿根廷。他们甚至能得到大部分巴西本地球迷的支持——因为阿根廷和东道主是宿敌+巴西球迷认为战胜巴西队的能获得世界杯冠军。

上半场:基于对以上优劣势对比的清晰认知,德国采取了积极主动而不失稳健的攻防策略:以传切配合保持控球、创造进攻空间,以对持球人延阻、整体快速回防来应对阿根廷的突击;阿根廷则比半决赛更谨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防守而放弃了控球,有机会就用快速反击偷袭,不然就用防守跟德国耗着。

开场时的双方阵型:

1. 德国的进攻 VS 阿根廷的防守

厄齐尔首发位置在左路。开场15分钟之内,他数次向中路和右路靠拢,结合拉姆的插上,令德国在右路进攻上取得了局部的人数优势,打开了空间。但阿根廷始终在中路腹地保持人数的优势和高度严密的站位,因此无论德国队在右路传中、回敲或者只是佯攻,都始终没能创造射门机会。克拉默受伤下场后许尔勒登场,厄齐尔换位到前腰,这时他向两边靠拢能造成的局部优势就变小了。德国转而更多地试图从中路渗透,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威胁。

随着佩雷兹更多地回撤,阿根廷实际上变成了三后腰;梅西和伊瓜因被特许在防守时散步,于是拉维奇就肩负起了干扰德国队中后场组织的任务。与半决赛相比,阿根廷虽然在阵地防守上投入了更多兵力,阵型也保持得十分紧密,但在防守反击和定位球时的专注和协防意识上似乎有所下滑。上半场的最后10分钟,阿根廷试探着把阵型前压争取主动,马上就被德国利用反击形成了两次有威胁的射门;补时阶段德国开出角球,赫韦德斯又甩开防守抢到落点,可惜他的头球打在门柱上。

阿根廷的犯规,大部分都是在德国队进攻尚处于试探和萌芽状态时发生的。这反映出阿根廷的防守非常富有侵略性,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破坏,不给德国从容组织进攻的机会。

2. 阿根廷的进攻 VS 德国的防守

阿根廷的反击思路十分明确,就是把速度贯彻到底。但他们对防守的重视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进攻:兵力投入不足,导致进攻缺乏整体组织性,推进时往往要靠个人突破,有机会传威胁球时接应点也很少;整体阵型靠后,进攻球员提速反击要冲刺很长一段距离,对体力消耗很大,尤其是还要兼顾防守的拉维奇和佩雷兹。另一方面,德国队虽然控球压上尝试进攻,但对阿根廷的反击还是足够警惕,整体回防速度很快。

结果是,阿根廷虽然从右路几次撕破德国防线,但几乎都被德国的中路补防化解(其中一次梅西已经趟过了诺伊尔),唯一接应到位的一次又陷入越位陷阱;他们上半场最好的机会反而是德国自己送的大礼——克罗斯冒失的头球回传让伊瓜因形成了单刀,但后者居然浪费了这个黄金机会。这个机会来得很偶然、很突然,但在高手对决中能否利用好或者防范好偶然因素,很可能就是胜负的分野,也是对球员心理素质最大的考验。

下半场:德国依然保持着上半场的策略;而阿根廷主教练萨贝拉则一反此前的谨慎,一开始就用阿圭罗换下了拉维奇,85分钟就用完了三个换人名额来保持中前场的活力,让全队更多地尝试进攻。个人事后诸葛亮的猜测,他有可能在赛前就已经布置了这样的战略。目标是先化解德国队的锋芒(此前两场淘汰赛德国都早早领先),然后再争取进球,留给德国队更少的反扑时间。考虑到球员们尤其是梅西的体能状况,拉锯的局面拖得越久对阿根廷越不利,所以他希望在90分钟内解决战斗。

1. 阿根廷的进攻 VS 德国的防守

下半场阿根廷的攻势多了不少。但受制于球员能力、体力和对德国反击的忌惮,中后场对进攻的支援仅限于零星的传中和直传,主要还是靠锋线尤其是梅西去攻坚。虽然受到无处不在的严密防守,但最终也只有梅西能够打开一点空间——一次大禁区左侧半单刀射门,一次右边勉强内切射门,两次都是偏出远角;还有两次吸引防守后的直塞,可惜锋线队友都没能接应上。

除了在限制梅西上有瑕疵,德国队下半场的防守基本无可挑剔,因为梅西的队友们下半场的冲击力其实还不如上半场,他们只要保持专注按部就班就足以应付了。

2. 德国的进攻 VS 阿根廷的防守

由于下半场阿根廷阵型压得较前,他们的防线也终于开始松动,德国队得以更多地攻入禁区,克洛泽也终于抢到了一次传中落点。但虽然数次制造了阿根廷防线的混乱,德国队自己在利用机会上也做得不够好,两次禁区内停球过大,只比上半场多制造一次射门。

最终两队在90分钟内也没能打破僵局,比赛进入加时。

加时赛基本是下半场的延续。阿根廷依然没有放弃进攻,大概他们也不想和德国用点球的方式决胜负吧。随着体力和集中力的下降,两队的防守都开始露出更多破绽。率先发难的是德国,他们继上半场37分钟后又一次打穿了阿根廷的右路防守,而且是两个进攻球员面对五个防守球员制造了一次很有威胁的进攻,许尔勒的射门略显仓促而被罗梅罗扑出。阿根廷则在第97分钟获得了一次更好的得分机会,而且又是拜德国队失误所致:胡梅尔斯面对一个没什么威胁的传中居然漏顶,帕拉西奥停球突入禁区后单刀面对门将,他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射门或者盘过门将,但他竟然重蹈自己在半决赛加时阶段的覆辙,仓促吊射偏离了球门。

在世界杯决赛的赛场上两次错过幸运女神和对手送上的良机,似乎已经反映出阿根廷在综合实力上离世界冠军的水平终究还有差距。果然,德国队6分钟之后就让他们浪费机会的行为受到了惩罚:一次本应无甚威胁的进攻,由于德米凯利斯跟防出现松懈而令90分钟才替换上场的格策有了独自面对门将的机会,后者冷静、自信、无情地向他们昭示了世界冠军应有的把握机会能力——连贯、干净、完美的一停一射,球越过罗梅罗的封堵落入远角网窝。此后阿根廷的奋力反扑,已无法逆转局面。最终,德国队捧得了大力神杯,成为了第一支在南美夺冠的欧洲球队。

纵观全场,两队在战略和战术的制定和执行上都发挥了很高的水平,比赛过程和最终结果也体现了德国的强大和阿根廷的缺点——首先,德国的团队协作能力优势,使他们在兼顾防守的同时获得了更多场面上的主动,而阿根廷中前场进攻中缺乏整体性和组织性,使他们只能收缩防守,更多依靠个人能力制造机会,这是效率更低、对球员消耗更大的方式;其次,德国阵容厚度更充足、球员实力更平均、状态更好,使他们的换人游刃有余,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阿根廷替补上场球员的碌碌无为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但也许是最重要的,在把握机会能力上的差距,使德国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写给那些热衷于讨论比赛风格孰优孰劣的球迷们:德国不是赢在“下底传中”或者 "tiki-taka", 阿根廷也不是输在“防守反击”。决定胜负的不是比赛风格,而是双方战术体系的合理性、有机性、针对性和球员执行战术的能力。是球队的战术体系和球员能力的特点共同决定了他们的风格,而不是风格决定了这些特点。

我的见解只有这么多,不足之处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讨论!同时烦请大家多多关注、转发,在此表示感谢!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