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一支看起来不算强的德国队能够赢得2014年的世界杯?
承蒙邀请,我来回答。作为30年的德迷,客观评价,2014年德国队确实不强,为什么能夺得冠军,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运气爆棚的开局。首战葡萄牙,12分钟的点球打开胜利之门,4:0并不能完全显示双方的实力。同样的还有7:1胜巴西,也是偶然事件。从德国与加纳、美国、阿尔及利亚、法国4场比赛来看,德国并没有绝对的实力。但无论如何,一场酣畅淋漓的开门红极大地提升了士气,从德国队历史来看,首战踢得好,最后结果都不会太差,比如号称史上最弱的2002年,首战8:0沙特后,一路顺利杀入决赛。
第二,多名球员脚风极顺。穆勒进5球其实不是关键,除了对葡萄牙的3球,穆勒并没有起关键作用,真正厉害的是克洛泽、胡梅尔斯、赫迪拉、格策、许尔勒等等,关键时候总有人站出来进球,这像极了1996年欧洲杯夺冠,别人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进球的是谁,防得了这个,防不了那个。相反的例子是2018世界杯,这些人大多数都在,可就是不进球。
第三,关键时候运气极好,比如对加纳克洛泽的绝平;对阿尔及利亚全场不占优势,不是诺伊尔神勇,90分钟内差点输了;更不用说格策用尽一生运气的对阿根廷的绝杀。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他强队发挥更差,英意西葡小组赛未出线,法国尚未成型,巴西处于低谷(赢哥伦比亚那场已经相当吃力,对德国时内马尔都受伤了),表现很好的荷兰被阿根廷挡在决赛之外,阿根廷能进决赛本身就是意外。
可以说上面4个因素是德国夺冠的主要原因。
14年巴西世界杯半决赛。巴西对德国1:7输。巴西有没有放水?
足球场上,在比赛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出现任何大比分的比赛结果,都是球队战术出现了问题,绝不能用放水来形容。
巴西国家队最近两次夺冠,分别是在1994和2002年,两次无一例外都依靠周密的防守,赢得了世界杯冠军。
1994年美国世界杯,巴西队夺冠,于是有媒体欢呼是进攻足球的胜利。事实并不是这样,巴西队表面上看是4-4-2阵型,其实在四名后卫前面,还有毛罗·席尔瓦和邓加两名防守型中场。巴西队能打入决赛并最终夺冠,进攻端靠的只是罗马里奥和贝贝托之间的默契配合,防守端靠的是4+2防守,中场就开始展开的拦截防守,最终得以在点球决战中凭借非常好的运气,时隔24年之后重得世界杯。
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巴西队将防守做到了极致。他们采用的是5-4-1阵型,后防线上安排了3名身高力猛的中卫,卡洛斯和卡福一左一右,在整个后防线前面,是防守型中场吉尔伯托·席尔瓦,他身高1米88,身高力猛,负责在中场附近的拦截扫荡。
只有后防线稳固了,进攻球员才可以放手一搏,而在此后的几届世界杯,我们很难看到巴西国家队能够进行如此精密的防守安排,更多的是球员的堆砌。巴西国家队在世界杯上的失利,再次给我们一个清醒的教训:防守是赢球的前提,竞技体育来不得半点侥幸。
在历届世界杯中,有没有以小组第三的球队最后夺冠的?
世界杯从诞生之初,赛制一直就在随着参赛球队数量不同而改变,即使是在参赛球队数量暂时保持一定的相邻几届里,世界杯也赛制也一直在演变。题主问题中说的情况,有第3名小组出线的赛制,仅存于1986年墨西哥第13届世界杯、1990年意大利第14届世界杯和1994年美国第15届世界杯这三届当中。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好好捋一捋纷乱复杂的世界杯赛制演变过程:
1. 1930年乌拉圭首届世界杯当时,世界杯处于草创之初,号召力不大,很多欧洲国家嫌南美洲路途遥远,不愿组队参加。这届世界杯参赛队伍只有13支,分成4个小组,每组头名进入半决赛,再决出冠军。
2. 1934年意大利第2届世界杯、1938年法国第3届世界杯这两届世界杯参赛队伍都是16支,赛制比较奇葩,没有小组赛,16支队伍上来就是捉对单轮淘汰赛,直至决出冠军,简单粗暴。
3. 1950年巴西第4届世界杯参赛队伍又只有13支,赛制又回到和首届乌拉圭世界杯一样。
4. 1954年瑞士第5届世界杯、1958年瑞典第6届世界杯、1962年智利第7届世界杯、1966年英格兰第8届世界杯、1970年墨西哥第9届世界杯这5届世界杯参赛队伍稳定在16支,赛制和我们后来比较熟悉的方式差不多。先分成4个小组,每组前两名晋级淘汰赛,直至决出冠军。
5. 1974年西德第10届世界杯、1978年阿根廷第11届世界杯虽然这两届世界杯参赛球队仍然是16支,但在赛制上又有折腾。开始仍然是分成4个小组,决出每组前两名,然后把每组前两名的8支球队再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产生出来两个小组的头名进入决赛,决出冠军,两个小组的第2名进行3、4名决赛。
6. 1982年西班牙第12届世界杯这届世界杯参赛队伍扩容到了24支,但赛制比较特殊。先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4支球队单循环赛决出前两名,胜出的一共12支球队再分成4个小组进行第二轮单循环的小组赛,产生出来的4个小组的头名参加半决赛,再决出冠军。
7. 1986年墨西哥第13届世界杯、1990年意大利第14届世界杯、1994年美国第15届世界杯这3届世界杯参赛队伍数量仍然维持在24支,但赛制与首次扩容到24支的西班牙世界杯又有了很大不同。小组赛阶段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前两名和4个成绩最好的第3名,一共16支队伍晋级淘汰赛,再决出冠军。
8. 1998年法国第16届世界杯、2002年韩日第17届世界杯、2006年德国第18届世界杯、2010年南非第19届世界杯、2014年巴西第20届世界杯、2018年俄罗斯第21届世界杯、以及未来的2022年卡塔尔第22届世界杯世界杯的队伍进一步壮大,这7届世界杯参赛队伍扩容到32支,分成8个小组,每组前两名晋级淘汰赛,直至决出冠军。
9. 未来2026年美加墨第23届世界杯国际足联宣布,在首次由3个国家联合主办的2026年美加墨第23届世界杯上,世界杯将再度扩军,变成48支。届时,小组赛阶段,48支球队分为16个小组,每组3支球队,单循环比赛后,每组前两名晋级淘汰赛。
所以,纵观整个世界杯赛制发展变化的历史,只有1986年墨西哥第13届世界杯、1990年意大利第14届世界杯和1994年美国第15届世界杯出现过小组第3名晋级淘汰赛的情况。
1986年墨西哥第13届世界杯,保加利亚、比利时、乌拉圭和波兰是4个小组成绩最好的第3名,晋级到淘汰赛。其中保加利亚、乌拉圭和波兰在淘汰赛首轮1/8决赛上就被淘汰,而比利时则是一路淘汰苏联和西班牙后进入了半决赛,最终不敌阿根廷。在3、4名决赛中,比利时又败给法国,拿到第4名。
1990年意大利第14届世界杯,爱尔兰、乌拉圭、阿根廷和哥伦比亚是4个小组成绩最好的第3名,进入了淘汰赛。其中乌拉圭、哥伦比亚止步淘汰赛首轮1/8决赛。爱尔兰1/4决赛被意大利击败。阿根廷则是一路像醉汉一样跌跌撞撞,先是爆冷淘汰巴西,然后再两次通过点球大战过了塞尔维亚和意大利两关,杀进决赛后不敌德国,拿到亚军。
1994年美国第15届世界杯,美国、阿根廷、比利时和意大利是4个小组成绩最好的第3名,幸运晋级淘汰赛。美国、阿根廷和比利时都倒在了淘汰赛首轮。意大利则是先后过掉尼日利亚、西班牙、保加利亚三个关口,在决赛中与巴西相遇,最终再次倒在点球大战里,拿到亚军。
在有小组第3名晋级淘汰赛的3届世界杯上,尽管每次都有一支小组第3名的队伍到了淘汰赛阶段表现出色,分别是1986年比利时第4名、1990年阿根廷亚军、1994年意大利亚军,但还没有小组第3名拿到冠军的先例。
未来说不定会有嫌世界杯过于臃肿的呼声,呼吁引入瘦身计划,参赛队伍又回到24支的规模,就又有可能出现成绩较好的小组第3名晋级淘汰赛的情况。那么,就又给了成绩较好的小组第3名逆袭夺冠的可能。
不过,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各种赛事都在争取扩容,要想走比较精简的复古路子的可能性至少在未来几十年里是没有了。
14年巴西世界杯的阿根廷队是怎样的水平?是不是超常发挥了?
感谢邀请。不算超常发挥,正常水平而已,只不过大家事先都没有料到阿根廷队能够走到最后的决赛赛场上。
同本届世界杯预选赛上的举步维艰,最后一轮才胜利大逃亡比,2014年世界杯预选赛上,阿根廷人是顺风顺水。在老对手巴西队作为东道主直接晋级正赛外,阿根廷队在南美区预选赛获得了9胜5平2负排名第一晋级的骄人战绩。
其中具体战果如下:
阿根廷4-1智利、阿根廷1-1玻利维亚、委内瑞拉1-0阿根廷、哥伦比亚1-2阿根廷、阿根廷4-0厄瓜多尔、阿根廷3-1巴拉圭、秘鲁1-1阿根廷、阿根廷3-0乌拉圭、智利1-2阿根廷、阿根廷3-0委内瑞拉、玻利维亚1-1阿根廷、阿根廷0-0哥伦比亚、厄瓜多尔1-1阿根廷、帕拉鬼2-5阿根廷、阿根廷3-1秘鲁、乌拉圭3-2阿根廷。
应该说在这个预选赛中,阿根廷队该赢的对手,基本上都拿下了。在确保出线之后,为了考察新人以及让欧洲的大牌休息,主帅萨维利亚征召了不少替补,比如在2-3输给乌拉圭的比赛当中,梅西的10号穿在了巴内加的身上,而阿根廷的阵容出现了类似巴桑塔、帕拉西奥这样的球员,而科洛奇尼、何塞·索萨、奥里昂等球员也能在那个时候进入国家队。
而即使是后几轮没打,阿根廷的整体攻击线已经初见雏形——梅西10球第二、伊瓜因9球第三、后面还有打入5球的阿圭罗。可以说那届阿根廷的整体框架搭建得非常合理、分工明确、到后来还出现了恩佐·佩雷斯这样的中场奇兵。
到了正赛当中,全队思想很统一,那就是用最实惠的举行战术围绕在梅西身边,小组赛梅西一个人包办了6球中的4球,事实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届的阿根廷是打得战术纪律性最高、打法最具有整体性的一届阿根廷。
到后来两个1-0这种最欧洲最实惠的方式进入四强,许多人诟病7场比赛只进了8球,但没办法这就是功利足球和赛会制比赛的特征。
最后两场面对荷兰和德国,可以说最严谨和最密不透风的整体作战。阿根廷不是没有机会,但是伊瓜因的大赛软脚又翻了毛病、决赛上迪玛利亚不能上,令梅西陷入对方多人包夹的死斗。
最后就是这样了,以世界排名第五的姿态拿了亚军,离冠军只一步之遥多少有点可惜,但的确是那届阿根廷的能量极致了。
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五星巴西为什么会惨败德国?
名气大于实力,华而不实。
门将:朱里奥-塞萨尔(多伦多FC)、杰弗森(博塔弗戈)、维克托(米内罗竞技);
后卫:阿尔维斯(巴塞罗那)、麦孔(罗马)、马塞洛(皇家马德里)、马克斯维尔(巴黎圣日耳曼)、蒂亚戈-席尔瓦(巴黎圣日耳曼)、大卫-路易斯(切尔西)、丹特(拜仁慕尼黑)、恩里克(那不勒斯);
中场:古斯塔沃(沃尔夫斯堡)、埃尔纳内斯(国际米兰)、保利尼奥(热刺)、拉米雷斯(切尔西)、奥斯卡(切尔西)、费尔南迪尼奥(曼城)、威廉(切尔西);
前锋:胡尔克(圣彼得堡泽尼特)、内马尔(巴塞罗那)、弗雷德(弗鲁米嫩塞)、若(米内罗竞技)、伯纳德(顿涅茨克矿工)。
那支巴西队阵容看似球星不少,但其实已经青黄不接,塞萨尔、阿尔维斯、麦孔、蒂亚戈席尔瓦这几个配得上五星巴西的年龄都已经31+,当打之年的球员当中,也就内马尔、拉米雷斯、大卫路易斯配得上豪门,其他几个奥斯卡、威廉、保利尼奥都是名气大于实力。而古斯塔沃、伯纳德、埃尔纳内斯、恩里克本身就是二流球员,有些本身就是昙花一现。
02和06世界杯,巴西队名单几乎清一色的来自豪门球队,光是皇马、巴萨、拜仁、国米、AC米兰这几个球队就把首发包圆了,这几队在那几年都是各自联赛的冠军,连埃尔伯、埃尔顿这些德甲金靴都进不了国家队。
2014年世界杯的巴西23人大名单中,来自G14豪门联盟的球员只有7个,五大联赛以外的球员也有7个。
而02年世界杯巴西队23人名单来自G14联盟的球员多达17人,非五大联赛球员只有2人。06世界杯G14豪门球员有15人,非五大联赛3人。
有人说06巴西阵容虽然史上最豪华,一样大失所望。其实懂球的都知道那一次不是实力问题而是战术问题,典型的顾头不顾腚,几个后卫卡洛斯、麦孔、卢西奥、阿尔维斯、西西尼奥都是攻击型后卫,每次发起进攻时自家禁区附近就剩俩人,一个门将一个中后卫。这样的战术攻击力再强也走不远。
当时被淘汰也是颇具戏剧性,卡洛斯因为系鞋带而防守失位被亨利打入制胜球,那支法国队如若不是齐祖对马特拉奇惊天一头,可能将会是06年的冠军。所以巴西因为球员失误而被夺冠大热1球击败,输的并不丑。
但2014的巴西就完全不同了,这一届巴西队战术是正确的,攻守比较平衡,一路上的对手也不算很强,加上东道主固有优势,淘汰赛刚遇到的豪华阵容就是德国,直接被打回原形。
有人说是德国太强了,黄金一代全明星阵容。可是三四名决赛呢?一样0:3被荷兰打花,当时队内仅有的三个大牌球星范佩西、斯内德、罗本都已经30+的年龄,这样都能把东道主五星巴西按地上摩擦。这更加说明巴西队的球员名气大于实力。以前的巴西队球员都是顶级豪门的核心,在豪门一踢就是十几年,而2014的巴西球员,有几个能在顶级豪门踢5年以上的?
华而不实的巴西在06年之后就已经逐渐形成了,什么是华而不实?内马尔、库蒂尼奥转会费一个世界第一,一个世界第三,菲尔米诺欧冠冠军主力前锋。这三叉戟从名头来说应该是世界顶级吧?但是在巴西队的合体战斗力什么水平大家都知道。
五星巴西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根本,是各个位置都有世界顶级球星坐镇,尤其攻击线永远都是最豪华的。
1998年,罗纳尔多、贝贝托、莱昂纳多、里瓦尔多;
2002年,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小罗、儒尼尼奥;
2006年,罗纳尔多、小罗、阿德里亚诺、卡卡;
2010年,罗比尼奥、法比亚诺、格拉菲特、巴普蒂斯塔;
2014年,内马尔、弗雷德、胡尔克、若;
2018年,内马尔、D科斯塔、热苏斯、菲尔米诺;
2022年,内马尔、维尼修斯、热苏斯、菲尔米诺。(预测)
这些球员都是来自世界顶级豪门的顶级攻击手,云集到一起让任何对手看到都胆寒。可是从2010年开始,巴西队引以为傲的锋群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弱阵容。
2010年,罗比尼奥(桑托斯)、法尼亚诺(塞维利亚)、格拉菲特(狼堡)、尼尔马(维拉里尔)。堂堂五星巴西的世界杯四大前锋没有一个来自欧洲豪门,也没有一个在五大联赛拿过射手王的,连法比亚诺都能传上巴西9号。队内还要靠刚拿过三冠王的塞尔萨、麦孔、卢西奥以及皇马的卡卡、米兰的席尔瓦撑场面,一个攻击型球队沦落到了靠一群防守型球星当家,这时的巴西队就已经埋下了未来多年星光暗淡的种子。
这几年巴西的举行产出率已经降至极值,内马尔之后已经多年没有巨星出现了。反倒是德国、法国、英格兰这几个球队是人才辈出,尤其法国的中场简直人才井喷。巴西、阿根廷、意大利这几个曾经盛产巨星的国家反倒是有些青黄不接。
这当中意大利人才凋零的最早,也是最早出现反弹的,今年欧洲杯涌现出的基耶萨、巴雷拉、洛卡特利、巴斯托尼将来都是豪门球队中坚力量。巴西次之,好在维尼修斯、米利唐这些新锐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1974年世界杯决赛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4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阵容?
阿根廷2014决赛首发:1-罗梅罗、16-罗霍、15-德米凯利斯、2-加雷、4-萨巴莱塔、6-比格利亚、14-马斯切拉诺、8-恩佐-佩雷斯、22-拉维奇、10-梅西、9-伊瓜因
替补:21-安杜哈尔、12-奥里翁、23-巴桑塔、3-坎帕尼亚罗、17-费德里科-费尔南德斯、5-加戈、13-奥古斯托-费尔南德斯、19-里卡多-阿尔瓦雷斯、11-马克西-罗德里格斯、7-迪马利亚、20-阿圭罗、18-帕拉西奥斯
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这支阿根廷杀进决赛,遗憾在加时中0-1不敌德国,无缘捧起大力神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