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打击前向伊拉克通报,是为了尊重对方还是另有含义?
伊朗在对美军基地实施打击前向伊拉克通报,当然有尊重对方的含义,也是最大限度的尊重国际法关系准则,也当然还另有含义——
伊拉克议会由于美军在其境内践踏自己主权,无视自己外交利益,更无视伊拉克国家和民族尊严,肆无忌惮的在自己家里杀害自己的客人这种野蛮行为的愤怒,一致决议,不许外国军队在伊拉克境内存在,要驱逐境内美军。伊朗的这种行动前的通告意在表示,伊朗的这种合法的复仇行动,确实伤害了对方的主权,但是美军在这里杀人在先,伊朗在这里复仇无法避免,意在助推伊拉克驱逐美军的行动。
但对那种伊朗要通过伊拉克事先知会美方的揣测,不敢苟同,一方面在伊拉克对美态度上无法保证这种“知会”意图的准确传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伊朗不可能如此愚蠢,如此无骨!假设这种揣测成立,伊朗为了安抚国内民意,为了自己脸面,通过伊拉克向美方转达自己的怵意,怕真伤到美军自己受不了美军的反击报复,所以才如此下作的向美方致意。
既然如此,就能保证美国不会得寸进尺吗?美国对伊朗的目标可绝对不止于杀了一个苏莱曼尼!还有重谈《伊核协议》对伊朗的牢固捆绑,任美国宰割,更有夺取伊朗石油出口控制权,作为美国讹诈世界经济的武器的目标,伊朗既然如此怕,还坚持不谈判有屁用!干脆像土豪那样直接就钻进那个霸权者的裆下,岂不更安全?何苦被杀人?
其二,伊朗如果如此无骨,他们怎么还敢干掉美国的顶级战略侦察无人机?然后再把残骸捞回来送给俄罗斯?迫使美国不得不忍着心疼胆疼咬牙剁脚,全部退役了刚刚形成规模巨大战略价值的全球鹰系列?在此之后又在美军面前的海湾里“恣意妄为”的多次扣押美国盟友的船舶,从美国手里强了海湾局势的主导权,他们靠什么跟美国硬顶40年的?
老铁很难把这种观点与自己的无骨区别开,或者这根本就是美方制造的,一个给自己找面子的噱头,所以在合乎情理与逻辑之外,再无法苟同那种违背正常逻辑的观点。
伊朗对美军驻伊拉克基地,发动导弹袭击,是前奏,还是点到为止?
在伊朗最高精神领袖施加的强大压力下,伊朗政府决定放弃利用“代理人”进行反击的政策,而是直接动用伊朗军队,直接打击美国军事目标。
果然,在经过短暂准备后,伊朗军方对美军驻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动两次导弹袭击,有十余枚导弹落入基地内。虽然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坏情况还不详,但我们根据以往的资料判断,由于伊朗远程导弹装填弹药的威力不是很大,且不能进行精确制导,所以除非“误炸”到基地弹药库或营房区域,实际损失应该不会很大。
但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不是伊朗此次发动反击的主要目的,而树立“说话算数,敢于打美国”的中东地区大国形象才是首要追求的目标。而伊朗方面把此次反击行动的代号定名为“烈士苏莱曼尼”,更有报仇兼宣誓的作用。至少在伊朗领导人放话,要求直接动用军队打击美国后,伊朗军方就迅速采取行动,连续发动两拨袭击,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没有说空话,军队有执行力和战斗力。
那么,我们要问:这是未来大战的序幕呢,还是美伊双方会达成默契:美国不对此次袭击给予反击,而伊朗也点到为止,不再发动其他袭击,双方转而寻求谈判呢?
我们认为,从伊朗方面看,当然希望有这个结果:既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又因为美国没有回击而挽回了面子,等于是美国给了伊朗一个台阶下,而伊朗可以有理由暂时放弃大规模军事行动,寻求谈判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端倪支持上述判断。
第一,在伊朗发动袭击后,伊朗外交机构就立即发表声明,无不自豪地说美国在西亚地区的军事霸权即将瓦解。这分明是一种应景的舆论宣传,更是一种类似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二,在发动袭击前,伊朗外交部宣称将遵守与世界六大国达成的核协议。其中特别列出美国的名字,等于是在释放和解信号,既给了美国面子(因为美国推出伊核协议后,一再要求重新商议,签署新协议,但被伊朗拒绝),又缓解欧洲国家的精神压力(因为在苏莱曼尼被暗杀后,伊朗已经宣布中止伊核协议,给英法德三国施加巨大压力)。
由于消息有限,伊朗没有明确说明要遵守的是什么“核协议”。而我们认为,此核协议是指新协议,或者是经过与六大国协商后,补充完善的伊核协议升级版。这等于是给美国一个台阶,也让欧洲长出一口气。
除以上两点外,更重要的是伊朗知道自己的实力远远不是美国对手,如果用几十枚导弹袭击,换来停战和谈判,将是自己占了大便宜,也算是对苏莱曼尼之死有了交代。
那么,新问题来了:美国会容忍这次被偷袭吗?
我们以为,要注意观察以下几点:
第一,此次袭击造成的损失和伤亡是否够大?如果很小,当然可以放手。如果很大,则一定会反击。而如果介于两者之间呢?美国就有了可选余地。
第二,美国要看此次袭击后是否会带来连锁反应,主要是指伊朗代理人的行动范围和激烈程度。如果响应氛围大,造成损失大,则美国已经做好准备,必须对代理人进行痛击。而如果代理人少有配合,造成的损失也不大,说明伊朗方面确实很克制,不允许代理人有过火行为,那么美国就会“投桃报李”,忍下这口气。
第三,在美伊即将开战的危险时刻,普京却来到叙利亚。确实令人匪夷所思。难道他就是我们一直要找的中间人,要亲自出面,调解美国和伊朗的严重分歧?更或许要访问德黑兰,再给伊朗一个台阶下,当面敦促伊朗放弃报复行动,回归谈判桌,与美国展开谈判?
我们只能说:没有普京不敢做的,而且在当前情况下,只有普京有资格这么做。
如果真如我们猜测,普京做中间人,美国当然也要给面子。毕竟真打起来后果难料,不要忘记今年是选举年。更何况,如果真能换来新版本的伊核协议,等于是美国挽救了欧洲,维护了世界和平,美国这届政府的功劳一定是大大的。
更何况,一些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和平奖,正在召唤他们呢。
42天打残伊拉克的美军为何面对伊朗缩手缩脚?
先来说说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美国借口“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合多国(主要是英国)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行动。这场战争美国并未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不过就是借反恐之名,趁机推翻伊拉克的反美政权,这场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场侵略性质的战争。当然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也确实不是个好东西,但这改变不了美国侵略它国的本质——找再多的借口,这场战争的本质也是侵略。
2011年12月18日,随着美军的撤出,伊拉克战争结束。截止到目前为止,美国在伊拉克仍有驻军,美军也没能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找到了另外一样东西:萨达姆政权销毁化学武器的文件和人证。美国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情报错误。大家看到的都是“42天打残了伊拉克”,没错,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战争可不仅仅是这42天。美国无疑达到了它发动战争的目的:推翻萨达姆政权,建立亲美的伊拉克新政权。但有一点争议比较大:美国是否取得了完全胜利?
刚刚过去不到7年,伊拉克什叶派就已经掌控了伊拉克大部分,前段时间的伊拉克大选结果,已经说明了问题。再有就是叙利亚战场上,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对巴沙尔政权的支持,对伊朗军队进入叙利亚战场提供的帮助等等。这些都说明了美国在伊拉克取得的战果,正在一点点丢失。控制伊拉克,进而掌控中东,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还能控制伊拉克多久?此次战争造成伊拉克武装共约5.5万人死亡,包括萨达姆的军队、新政府的部队、各武装派别在内,造成至少超过10万平民死亡(各方统计数据差距悬殊,最高的达120万)。
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伍尔西对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或者说是美国的战略意图)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那些替美国洗地的大神们,不妨去看看詹姆斯•伍尔西写的《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了解一下曾经的美国高官是如何看待伊拉克战争的。美国为伊拉克战争付出的代价就没必要细说了:大约4870名美军阵亡,另外还有约4400名美军死于各种事故,超过5.6万人受伤。用于伊拉克战争的开支就高达7630亿美元,重建的费用为500亿美元,其它费用还不包括在内。
美军面对伊朗“缩手缩脚”,原因很多,战争可不是想打就打的,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第一,美国民意是否支持对伊朗开战,这是个问题。国际上的支持就不用说了,没几个国家支持,美国政府对此也不是很在意,美国政府在意的是:美国国内是否支持。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奥巴马算是强行把美军撤了出来,美国国内对于伊拉克战争的争议就一直没断过,再来次大规模的伊朗战争?是否能够得到美国民众的支持,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得不到民意支持,别说是特朗普政府了,就是换任何一位美国总统,也要想清楚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
第二,伊朗拥有让美国付出更多代价的资本,美国很容易陷入伊朗战争泥潭。伊朗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并且有能力将其封锁。伊朗自身的军事实力,也能够让美国付出惨重的代价:军事规模庞大,地形复杂。尽管其武器装备严重落后,但是伊朗的导弹也能让美军付出不小的代价。总数超过10000枚导弹,其中弹道导弹的数量就达到了1500枚,最远能够打到2000公里,覆盖美军在海湾的所有军事基地。伊朗可要比当年的伊拉克要团结的多,这意味着美国遇到的麻烦会更多。
第三,伊朗并非孤军作战,拥有一定的外援。伊朗有几个能制造麻烦的“小兄弟”,包括:伊拉克什叶派、叙利亚政府军、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胡塞武装等。这些国家、组织,尽管上不了大台面,但是背后搞些小动作的能力还是有的。更重要的是伊朗还有一大强援——俄罗斯,通过石油换商品计划,俄罗斯已经明确了支持伊朗的态度。尽管俄罗斯不会与美军发生正面冲突,但是为伊朗提供些武器装备还是可以的,这给美国带来的麻烦绝不会小。
第四,美国是否能够承受伊朗战争的后果,也是个大问题。打赢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就在于需要美国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赢得这场战争。伊拉克战争前期,美国付出的代价极小,结果是最重要的。打伊朗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显然是个未知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伊朗这块骨头并不好啃。美国的经济能否再支撑一场大规模的伊朗战争?实在是有些困难。打完伊朗,美国还能否守住它的霸主宝座,也是个问题。
第五,伊朗战争能否达到预期的战略目的,也是个问题。对伊朗实施精准打击,根本就实现不了美国的战略目标,打了也等于白打,甚至是结果更糟。对伊朗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控制中东,控制能源,进而控制世界,无疑就是想继续称霸世界。其它国家并不是瞎子,采取措施加以应对,这是可以预见的。换句话说就是,假如美国发动了伊朗战争,能否达到它的战略目标,实在是不好说——暗中捣鬼的怕是不只一家。
结束语,儒道之主倒是很期待美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特朗普若是有本事就别光放嘴炮——看看战争是不是光用嘴就行。
如何看待伊朗发射导弹袭击美驻伊拉克军事基地?
愿意回答相关问题。虽然还要面临审核中。就目前从公共媒体得到的情报来看,伊朗向伊拉克境内的美军基地分三个波次发射了十五枚导弹,命中11枚,四枚射失。美军基地的预警和拦截系统均未奏效。伊朗的战果暂且不论,单说这15发11中的命中率也很是可圈可点。问题是似乎打的都是美防御系统的盲区和软肋,也许反击的地点和力度都恰到好处,让美军鸦口无言。众所周知,伊朗可谓是最早将弹道导弹用于实战的国家,两伊战争期间,双方用飞毛腿B互殴,创下了人类使用导弹攻击对方首都的世界纪录。上千枚飞毛腿在巴格达和德黑兰上空飞来飞去,煞是壮观。当然伊朗的导弹水平今天看来也是很低端的。其精度也差得令人咋舌。但问题在于我敢于还击,而且射程精度刚刚好,对目前的局势而言,已经够用了。不知道伊朗的导弹部队建制如何,按惯例。一个成建制的导弹旅,下辖三个营。每营五个导弹车外加一部雷达车。15枚导弹正好是一个旅齐射的基数。也许仅仅就是巧合,想像一下,伊朗某战术导弹营逐营逐连的齐射流星导弹,其场面是相当壮观的景象。就目前的快速反击战术而言,弹道导弹仍是相当奏效的手段。反应迅速,不受任何领空领海的限制。发射准备时间半个小时左右。尤其是陆上机动发射,阵地灵活隐蔽,令敌防不胜防。只要发射升空,就万事大吉。剩下的问题就交给对手看着办吧。反正我是打了,中不中全凭造化和运气了。就目前中东地区的实力而言,以色列具有完整的导弾预警和追踪系统。而且拥有监视该地区的侦察卫星。伊朗并无此般神通,但所幸的是攻击地点在自己的家门口,即使指东打西也差不太多。其实弹道导弹的战略威慑力远远大于其命中精度的毁伤能力。令敌惶惶不可终日,反而比从肉体上消灭对方效果更好。从这一点说,伊朗这张牌打的很巧。袭击伊拉克境内的美军基地,应该不属于两国交战行为,令美方无法反击,又达到报复的目的。中国古语说止戈为武,武术套路中有点到为止之说。给对方留有余地,这才是真正的兵家之道,从目前来看,此举不失为伊朗下的一步好棋。仅此而已!
以色列空军日前对伊拉克境内的伊朗军事目标发动打击,是在替美国打代理人战争吗?
以色列是中东的好战之国,美以自古以来,就是相互勾结,互相利用的美国盟友,以色列与美国都一样,说话做事都是出尔反尔,根本没有任何可信度的国家,此次以色列空军日前在伊拉克境内,对伊朗的军事目标发动打击,完全可以说,是在为美国打代理战争,因为以色列离不开美国,美国也必须拉拢以色列,以色列也难以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只有拉拢和利用以色列,在中东才有立足之地。回答完毕,谢谢邀请!
现在的伊朗和当初的伊拉克哪个实力和综合国力要强点?
谢谢邀请,亚洲的西亚地区是当今世界上地区局势最为复杂的地区,这里集中了宗教矛盾、领土矛盾、资源矛盾、历史矛盾、大国矛盾等多种矛盾,可谓是当今世界的火药桶,最近美国和伊朗在西亚地区矛盾冲突,大有山雨欲来的感觉。从宗教方面来看,西亚地区最终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所以第一层宗教矛盾是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特别是以色列的犹太教之间的矛盾,所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几乎就是世仇。
第二层宗教矛盾是在伊斯兰教的内部,伊斯兰教内部氛围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在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中,这两大教派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逊尼派在伊斯兰教中占大多数,比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等国家都是逊尼派伊斯兰教国家。什叶派在伊斯兰教中占少数地位,其中伊朗和伊拉克是两个最重要的什叶派国家。那么,伊朗和伊拉克两国哪个国家的实力更强一些呢?目前从现状来看,伊朗的实力明显强于经过美国多次打击的伊拉克。伊拉克巴格达
我们来看看两国的基本地理情况,伊拉克位于波斯湾的北部,西亚的中心位置,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史也十分悠久。伊拉克国土面积约为43.8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约为3700万人,首都为巴格达,2018年人均GDP约为5878美元。伊朗位于西亚波斯湾以东,地处伊朗高原,地形十分复杂,气候相对凉爽干旱,伊朗的国土面积约为164.5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约为8100万人,首都为德黑兰,2018年人均GDP约为5415美元,在美国的长期打压下面,伊朗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一般。伊朗德黑兰
目前来看,伊朗是什叶派伊斯兰教的领导者,具有完整的国家体系,对外输出人员以帮助其他国家的什叶派穆斯林,反观伊拉克经历了两场战争后,元气大伤,成为了各国势力高度渗透的国家,成为了其他国家矛盾的集中地。不过,在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的实力在西亚地区是比较强的,在上世纪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为了争夺阿拉伯河,还进行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双方都损失巨大,甚至伊拉克还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优势。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当时的伊拉克和如今的伊朗来作对比,实力应该还是比不上的。伊朗地形图
伊拉克与伊朗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谁赢了?战果如何?
短期看是是谁也没有赢,但是长期看是伊朗人赢了。
两伊战争是1980年至1988年之间,作为邻国的伊拉克和伊朗之间进行的长达八年之久的一场大型局部战争。
1979年中东地区最亲美的国家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流亡在外多年的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到国内,领导了宗教革命,将亲美的伊朗巴列维王朝政权推翻,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而后伊朗的政治风向突变,从原来的最开放的伊斯兰国家,转身成为了世界上最为保守的伊斯兰国家,此后伊朗实行坚定的反美反犹政策,而且还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的外交人员全部扣押为人质,因此美国和伊朗关系迅速恶化;同时怀着什叶派宗教理想的伊朗人还大肆向周边的伊拉克、沙特等国搞什叶派伊斯兰革命输出,让同样拥有着什叶派人口的沙特等国人心惶惶,也因为此伊朗成为美国及众多阿拉伯国家都敌视的国家。
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
而另外一方面,此时的伊拉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已经上台执政,而且经过血腥的政治斗争,萨达姆成为伊拉克的独裁者,此时伊拉克通过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中东富裕国家,依靠着石油换取的大量外汇,伊拉克大肆向外国尤其是苏联购买大量的军事装备,此时由于埃及转而弃苏投美,苏联在中东的政策遭遇重大挫折,于是苏联也积极扶植伊拉克的军事力量,试图寻找新的中东支点,于是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增长,而和埃及的纳赛尔一样,萨达姆同样雄心壮志,他也试图完成统一阿拉伯,复兴阿拉伯的伟业,而且通过积极参与对以色列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萨达姆在阿拉伯世界也获得了空前的威望。
两伊战争期间野心勃勃的萨达姆
此时美国和伊拉克的关系并不差,而且由于萨达姆的逊尼派宗教属性,所以他极度敌视伊朗什叶派革命输出,同时伊朗和伊拉克也存在这领土争端,于是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以及中东的沙特、科威特等国对萨达姆同志戴高帽唱赞歌,极力怂恿萨达姆对伊朗开战。于是1980年志在必得的萨达姆发动了伊朗的突袭,试图一举灭掉伊拉克的什叶派政权
当时伊拉克确实具备较大的军事优势,通过大肆外购,伊拉克拥有着大量新式苏式和法式装备,而且有着沙特、科威特等大金主的支持,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暗地里支持,而且当时伊朗新生宗教政权立足未稳,国内巴列维时代的军事力量与宗教政权并不是一条心,特别是伊朗空军一向是巴列维王朝的嫡系,遭到伊朗伊斯兰政府的清洗。然而萨达姆的一手好牌,却被他打成了稀巴烂,前期伊拉克的虽然突进伊朗境内,但是很快就被伊朗军队阻止,而后伊朗军队发动反击,不将装备精良的伊拉克赶出伊朗,甚至还将军队突入到伊拉克境内,伊拉克梦想中的闪击战没有打成,却打成了两伊之间的持久战。伊拉克的空军和陆军丝毫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是伊朗人越打越强。
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军队中的少年
除了两国之间陆空军激烈博弈外,伊朗和伊拉克还大打弹道导弹袭城战和波斯湾内的袭船战,由于两国都装备有苏制飞毛腿导弹,于是为了打破僵局,双方飞毛腿导弹满天飞,而且为了更加有效打击对方的石油出口,两国海空军纷纷对波斯湾内的各国油轮进行无差别的打击,各国油轮受到沉重打击,甚至美国的护卫舰也因此受到池鱼之殃,而被伊拉克击沉。
战争到最后成为了死局,伊朗和伊拉克都无法彻底战胜对手,后来在联合国调停之下,最终两伊战争结束。
两伊战争袭船战中的被击沉的油轮
但是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朗都遭受严重损失,除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两国都付出数千亿美元的经费,伊拉克从战前的中东富国,一下子跌落神坛,成为负债累累的穷国,萨达姆和他的伊拉克穷的只有飞机、坦克和庞大的军队,经济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水平迅速跌落到解放前,但萨达姆一直认为他是为了整个阿拉伯任打的这场战争,而战争的结果不能让伊拉克自己承担,于是他要求取消科威特、沙特等国对伊拉克的巨额借贷,并补偿伊拉克的损失,但是遭到科威特、沙特等国的拒绝,于是气急败坏的萨达姆自恃军力,以科威特与伊拉克存在领土争端为由,吞并了科威特,然后陈兵沙特边境,威胁沙特,而沙特立即向自己的大哥美国哭诉,于是美国老布什政府迅速做出反应,组织多国部队发起海湾战争对伊拉克进行打击,不仅将伊拉克军队击溃,还将伊拉克军队彻底击败,从此萨达姆虽然继续执政13年,但是曾经的中东大国伊拉克再也没有缓过气来,终于2003年被美国推翻。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遗弃的军事装备
反观伊朗虽然也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但是伊拉克的入侵,激发了伊朗的狂热的民族和宗教热情,通过残酷的两伊战争,新生的伊朗什叶派宗教政权得到彻底的巩固,而且此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举动让美国将对伊朗注意力转移到伊拉克身上,2003年后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被推翻,而伊拉克的新政权则是彻头彻尾的什叶派政权,在美国“帮助”下伊拉克成为了与伊朗有着共同信仰的什叶派政权,这让伊朗在中东影响力大增,或者什叶派的在中东的影响力从来就没有这么好过。而且美国两次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后来又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也让伊朗赢得了难得的近20年的发展机遇期,这20年期间,伊朗已经发展得让美国不再敢轻易动手。
伊朗在美国对付伊拉克之际,已经悄然建立起自己的什叶派势力范围——什叶派新月地带
当然两伊战争还有一个赢家就是兔子,此时的兔子一改对外无偿军事援助的政策,转而两头卖军火,让当时国内曾经一度十分困难的的军工企业满负荷的生产,将军事武器源源不断的小王两伊,赚的盆满钵满,可以说在当时重心向经济发展转移的时期内,对外军事出口一度养活了众多的军工企业。
请问今天伊朗袭击伊拉克美军基地的具体损失及伤亡情况是多少?
正在清点,按北京时间计算,在今天夜里,美国将发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