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起来就能摆脱美国?为何说英法德联邦永远不可能成功实现?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美国坚持美国优先战略,推行单边主义贸易政策,试图超越世界贸易组织之上,与全世界各国为敌,让美国的敌对国家愤怒让美国的盟友离心离德,让一切希望摆脱美国的国家都在暗下决心,寻找对策。
美国是全世界唯一的强大存在,唯一超级大国,占全世界GDP总量的几乎1/4之一,战略科学技术制高点,垄断着许多高新技术项目。美国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必然会做出响应的调整。
目前美国的GDP总量可以达到20.5万亿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达到17.3万亿美元,东北亚的经济总量也可以达到18万亿美元,如果世界总体实力互相抗衡,那么美国对世界的撬动就没有那么容易。但是欧洲各国力量分散不同意,东亚经济圈的建立遥遥无期。因为尽管大道理都知道只有团结起来对付美国,才可以摆脱美国的左右控制,才能制约美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但是欧盟各国不能形成一体化进程,中东乱如牛毛,东北亚关系历经波折,所以所谓抗击美国的打压也是困难重重。
欧盟作为美国的盟友,作为美国的得力助手几乎很跟随美国的政策,亦步亦趋紧随其后。但是特朗普政府坚持美国优先战略的指导下,退出伊核协议,退出Tpp,退出《巴黎气候协议》,退出《中导条约》,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了联合国人权组织,不仅仅打压东方大国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叙利亚,而且也打压一切啊听话者,甚至多次对德国法国英国加征关税,弄得美国的最核心的五眼国家加拿大也心存芥蒂,尽管对英国特殊关系,但是心知肚明特朗普总统是何种人的欧盟领导者,提出了欧洲军建设问题,提出了法国德国联合议会问题, 拒绝增加北约军费问题,英国政府也一反常态地不响应美国组建“多国护航联盟”的号召,公然提出欧洲主导的“护航联盟”的倡议,获得欧洲六个国家的响应。
尽管欧洲有一体化的提议而且已经实施多年,但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英国三年来的脱欧实践就证明了英国与欧洲貌合神离。所以所为把英国、法国、德国联合起来组成联邦制国家的想法,不仅仅是幼稚可笑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一,欧盟不是团结一致的,而且出现了英国脱欧的思潮与行动,英国的行动也许欧盟格格不入。
第二,为了加速欧盟一体化进程,法国德国荷兰主导的欧元区建设加快。但是作为欧洲大国的英国一致拒绝使用欧元代替英镑,使得欧元区面积始终不能扩大,妨害了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第三,法国提出欧洲军建设,德国响应。但是英国不仅仅扣留伊朗油轮,走到自己签署的《伊核协议》相反的道路上,显然是跟随美国步伐。而提出欧洲主导的“护航联盟”,与美国提出的“护航联盟”有区别,但是也有与欧洲军不是一个概念的问题,可以看到英国的实用主义之上的处世哲学。
第四,法国英国都是联合国五常之一,如果合并成为一个国家,那么联合国一票否决权由两票变成一票,所以法国英国肯定不会答应。
第五,本机松散联合体对于各方有好处,但是在目前欧洲民粹主义抬头的当下,让英国法国德国自己放弃本民族的权力与利益,蓄意于虎口拔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同时,美国也不愿意他们实质上走近,构成对自己战略利益的挑战!
欧国联赛法国VS德国,你觉得谁会赢?
德国还敢输吗?法国敢输给小组垫底的吗?
德国离法国有多少公里
问题一:从德国到法国有多远? 德国西部与法国接壤,紧挨着问题二:法国离德国多远,我到法国再去德国方便吗 当然问题三:法国离德国距离近吗? 看具体的城市了,这两个国家相邻,就是挨在一起。如果算国土最远距离,也不会太近。问题四:法国市中心距离德国市中心多远| 从巴黎到柏林,大概1100公里上回,我们开车用了9个小时,也可以坐飞机,戴高乐机锭每天都有班次的,价格便宜的,1200左右。问题五:意大利到德国有多远 5分以意大利城市米兰为起点,德国柏林为终点,二者之间直线距离约为846.26公里。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亚平宁半岛和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大岛西西里岛和萨丁岛组成。意大利在北方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接壤。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问题六:法国国土面积是多少?德国国土面积是多少?目前哪个国家更强大 而至于德国 法国你自己判断一下吧,这是一段文章:近日,法国媒体以《为什么德国能超越法国那么多》为题,就法德外贸出口状况发表评论,主要内容如下。2006年10月份,德国的外贸顺差达173亿欧元,其中,出口增幅达2.6%;进口降幅为0.2%。今年年初,德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累计贸易顺差达1560亿欧元。然而相比之下,同期法国逆差却高达200亿欧元。媒体认为,这就是法德两国明显的差距。德国能将法国甩在身后,其优势是多方面的。近10年来,德国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不懈地努力,成功地进行了企业员工的精简和跨国经营的开拓。自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以来,德国工业家将西部工业生产基地大规模地东移。据德国慕尼黑研究院的经济学家Hans-Werner Sinn的统计,目前,德国国内流通的以及出口国外的都是这类低成本产品;而且40% 标有德国制造的产品是在境外生产的。德国前政府着手进行的企业外迁和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初始,给工会带来的压力非常之大,许多雇员不愿迁往国外,工会采取了比较成功的奖惩措施。此外,德国汽车和机电两大经济支柱产业,尤其是机电产品的出口能迎合远东国家的需求,尤其是中国这样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的需求。德国向新兴国家的出口占其总出口量之首:年均出口增幅达31.2%;相反,向欧盟其他国家的年出口量仅占其出口总量的17.2%。然而法国却与其相反,产品主要销往周边的欧盟国家,尤其更多地是销往德国。如果论及法德有些许相似之处,那就是两国内需量都很大,但德国更胜一筹,连续好几年内需一直很旺盛。另据德国经济学家的分析,德国外贸状况好于法国的原因,还在于德国出口业务大多由大型的出口公司操作;德国中小型企业(PME)之多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之重远胜于法国,法国PME企业目前还处于成长期;德国的出口公司向境外顾客提供的产品,比法国同业更具其多样性和创新性。然而,德国经济学家也指出德国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市场德国企业的产品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企业总是不得不到处找寻新市场。这个多极化里面的的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还有俄罗斯,这五强,他们的力量基本均衡,谁也没有比谁更强大,在欧洲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了算,因此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均衡的基础;而今天我们的基础是欠缺的,我们的这个力量是失衡的,美国一家的力量太大,其他的力量,综合而言也比较弱小,这是一个和西方不一样的。第二个呢,西方这样一个‘多极格局’,是建立在势力范围和结盟基础上的,它要和那些国家抗衡,怎么办呢,它就需要一种结盟政策。比如德国的力量比较强大,英国呢,就要和法国结盟,来平衡这种关系。各有各的势力范围,有一圈人,有一帮国家。问题七:德国和法国是邻国吗? 是的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临北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为357020. 22平方公里(1999年12月)。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 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据1982年国际海洋法协定,德国在北和东海的领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约22公里),其面积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问题八:德国海德堡到法国里尔距离 你说的应该是新天鹅堡旁边的Fuessen吧,距离的话大概是328公里,以下是google地图的截图问题九:巴黎到柏林多远 驾车前往 柏林, 德国 的路线1,053 公里 – 大约 9 小时 38 分钟建议路线A21,053 公里 9 小时 38 分钟A41,116 公里 10 小时 6 分钟A4、A6和A91,186 公里 10 小时 38 分钟巴黎法国1. 从Place de l'H?tel de Ville向北方向,前往Avenue Victoria 20 米2. 在第 1 个路口向左转,朝Avenue Victoria行进 259 米3. 在Square de la Tour Saint-Jacques向右转 93 米4. 继续前行,上Boulevard de Sébastopol 1.3 公里5. 继续前行,上Boulevard de Strasbourg 0.7 公里6. 在Boulevard de Magenta向左转 215 米7. 在Rue du Faubourg Saint-Denis向右转 0.9 公里8. 在Boulevard de la Chapelle稍向左转 25 米9. 继续前行,上Place de la Chapelle 29 米10. 继续前行,上Rue Marx Dormoy 0.6 公里11. 继续前行,上Rue de la Chapelle 0.9 公里12. 继续前行,上Avenue de la Porte de la Chapelle 185 米13. 走左侧匝道,前往Saint-Denis/Lille/Bruxelles 232 米14. 走A1部分收费路段前方 130 公里处有相机测速 137 公里15. 下出口后走A2,前往Cambrai/Valenciennes/Bruxelles/Liège部分收费路段前方 59.6 公里处有相机测速进入比利时 77.6 公里16. 继续前行,上A7 36.8 公里17. 下出口,前往Liège/Charleroi/La Louvière 0.8 公里18. 走A15 101 公里19. 下出口,前往A3/E40 414 米20.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右,沿指向E40/Aachen/Verviers/St Vith/Prüm/E25/Maastricht/E313/Anvers的路标走A3/E40进入德国 50.6 公里21. 继续前行,上A44 10.6 公里22. 下 4-Kreuz Aachen 出口走A4,前往K?ln 51.6 公里23. 下 10-Kreuz K?ln-West 出口走A1,前往Dortmund/Düsseldorf 107 公里24. 下 82-Kamener Kreuz 出口走A2,前往Hannover/Bielefeld 411 公里25. 继续前行,上A10 7.1 公里26. 下 19-Potsdam 出口走A10,前往Frankfurt (Oder)/Berlin-Zentrum 11.3 公里27. 下 16-Dreieck Nuthetal 出口走A115,前往Berlin-Zentrum/Berlin-Zehlen......余下全文>>法德世仇一:为何法国跟德国冲突千年?
我的看法,其实很简单。
欧洲是游猎民族,传统上的基因很难被控制、改变。
但大国观念又是每个执政者的理想。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战争就难以避免。
其实中国由部落到实现大一统,其中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为了实现稳固,儒家思想才逐渐统一了人们的意志。
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样的历史在过去也一再出现过反复。
2018年,德国和法国的综合实力对比,谁更胜一筹?
法国和德国比综合国力,就好比越南和中国比,你说谁更强
一战二战的历史中,德国两次攻打法国,为什么一败一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进行了数十年的军事竞赛,早已有准备,而且士气高涨,又有盟友的倾力帮助,所以最后赢了德国。
普法战争埋下的仇恨种子,法国民族内心对一雪前耻的渴望,决定了法国必须要在下一次战争中打赢德国。1871年,趾高气扬的德皇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这是对法国非常非常大的侮辱。这侮辱有多大,可以假想一下,日本假如在紫禁城宣布日本帝国成立,我们会怎么么想,法国当时承受的侮辱大概就是这么大。
面对如此打的深仇大恨,法国整个民族心中的整个民族主义情绪几乎是瞬间被点燃。这仇恨就像被法国憋了快五十年,终于在一战中全部的倾泻回德国人身上去了。当然光有仇恨,法国还不足以打败德国,但是这仇恨很快就变成了法国民族复仇的力量,直发泄到了法国的兵工厂上。
法国有准备的预谋 ,与德国的军备竞赛。法国在虽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了。但是却加足马力,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度还成为了世界科技中心。工业力量的增长,法国的军事家底更加的深厚。同时在绿水学派的影响下,法国没有主动的去大造海上力量,而是着重的发展陆军。意图非常的明显,法国准备和德军在陆上重新决战,报仇雪恨。挽回欧洲第一陆军的称号。法国陆军从1880年的543000人,到战前1914年的910000人,短短的三十四年时间,法国陆军的人数增长四十多万人。
这一人数超过了德军在1914年891000 的陆军人数(德军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这些兵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当一战爆发时,德军按照施里芬计划一路推进,想用速战速结的办法解决法军,没想到德军强大的机动力,却遭到了数以万计的法军集团军的阻挡,法军就像一个深深的泥潭,把德军死死的拖住了。而法军又是在本土作战,各方面的补给远远比德军容易。德军在无数次沟壕战阵地战之后,人海冲锋基本上把德军的战斗力消耗完了。
协约国的建立,快速反应的盟友,为法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萨拉热窝事件中之后,英法两国就快速的向德国宣战。同时英国成立战时内阁,并迅速的做出向法国派遣远征军的决定。(相比二战的“静作战”英国在一战对盟友的反应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在同年九月份进行的马恩河会战中,英国已经和法国组成联军在巴黎到边境一带阻击德军了在西线,俄国也派出了多个集团军进攻奥匈帝国和德国的边境,导致德国不得不调集大量的军队前往西线。
而在海上,德海军一直被英国海军压制,特别是日德兰海战之后,的德国的公海舰队一直躲在波罗的海的军港上不敢出击。在大西洋上英国的军队和物质源源不断地通过英吉利海峡向法国开来。这些都保证法国在战争初期可以抵挡住德国强大的攻势,最后在慢慢的消耗中战胜德国。
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法国对战争的狂热。一战时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战争,当时的几乎整个欧洲都处在一个对战争的狂热状态中。法国人更是如此。一种民族主义的复仇情绪和帝国主义急于扩张的双重心理,表示在了法国人的身上。战争刚刚爆发,第二共产国际就解散了,法国的共产党人社会党人,纷纷回到法国,声称要为国而战。全部法国国民几乎都想要战争,这和二战期间法国人的最初表现是不同的。
一战前的法国人很像二战前的德国人,全国都在叫嚣战争。整个法国民族都在渴望战争,法国瞬间变成了一个尚武的民族。这种战争情绪对法国打败德国会重要。法国甚至已经在巴黎做好了防御,准备保卫巴黎。而在二战的时候,法国在德军还没有到达巴黎的时候,就宣布巴黎称为不设防城市,放弃了巴黎,逃到了法国南部的建立维希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深受一战后遗症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上至政府,下到国民,普遍害怕战争。经济大危机的重创,使得法国人颓废不振。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席卷全球。由于法国没有广阔的殖民地用来转嫁危机,和消化生产出来的过剩产能。法国在经济大危机中的损失,远远高过邻居英国。大危机之后的法国,经济下滑,全国有几百万的失业人群。而此时的政府却并没有拿出强有力的解决办法,在1933年,大危机结束的时候,法国的经济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这就直接造成了法国的战争准备不住。
在1935年希特勒进军莱茵的时候,法国军队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经费去解决与希特勒的争端。在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大肆扩充军队的时候,法军却在裁员。法国在二战前。德国进攻波兰后,法国进行战争动员,连农民家里的马都要征为军用,而此时的德军多个装甲集团军,基本上完成了机械化。经济的下滑,还极大的打击了法国国内的士气,没有人再叫嚣战争,全部人都忙着为生存找一条活路。当时的德国,却在希特勒的军事扩张中获得了极高的经济增长。经济大危机对法国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摧毁了法国人再思想上对战争的准备。
一战的后遗症,法国不想再次把血流尽。一战的东线战争几乎都是再法国境内打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等等多场大战,都对法国本土的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战的战争大多都是阵地战,开战前双方都要向对方的阵地上发射几十万的炮弹,然后再组织大规模的冲锋。往往一个炮弹落到阵地上,阵地就会被炸出一米多的大坑,被炸起的尘土几乎可以把人埋掉。同时因为是阵地战,双方往往会进行几个月的对峙,在这个时候,士兵们只能待在狭窄的坑道中,遇到大雨的时候,阵地上还会积满及腰的水。
不仅生存艰苦,双方冲锋时也非常的残酷。当时冲锋,双方士兵就会陷入人海的混战中,敌我胶着,双方就会拼刺刀。刚刚受完炮弹的洗礼,就要从泥潭从爬出来,去迎接冷兵器的搏杀。残酷的一战,给法国士兵留下了残酷的生理和心理的创伤。退役后这些战争创伤 也随之被带回了法国国内。所以面对德国的不断挑衅,法国选择了绥靖政策。这种一味退让的情绪蔓延再整个法国,所以战争来临的时候,法国也丧失了顽强抵抗的勇气。
德国和法国接壤吗?
德国和法国是接壤的两个国家。两国之间有关边境线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在二战期间,法国为防止德国的进攻,在法德边境法国一侧修筑了坚固的“马其洛防线”工程,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后,为避免遭受马其洛防线的阻力击,绕过德法边境,先进入与德国和法国都相邻的比利时,占领比利时后再进入法国,让马其洛防线工程成为摆设,法国很快全境沦陷。
欧洲杯前瞻|德国VS法国,世界杯冠军能否反客为主?
看好德国不败,竞猜买让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