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
1“火药桶“指的是欧洲的巴尔干半岛。2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被刺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桶”3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什么意思?
萨拉热窝是南斯拉夫国的首都。
巴尔干半岛为什么称为“火药桶”?
火药桶的由来主要是由于历史上巴尔干半岛在各个时期的作用造成的。巴尔干半岛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西面是亚德里亚海和爱琴海,东面是黑海,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北界是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与欧洲大陆相接处十分宽阔,没有高山阻隔,交通很便利。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杀——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也正是这次大战,使得“火药桶”的称谓名扬全球。而最近的,则是冷战结束后的前南斯拉夫内战,以及后来的科索沃战争——前者以残忍的种族屠杀为世人熟知。而后者,则引发南斯拉夫得最后一次解体,让这个国家称谓成为历史,而此战中美国战机对中国驻南大使馆的野蛮轰炸,更成为一代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痛。从民族构成来看,巴尔干地区民族众多,这里居住着土耳其人、匈牙利人、奥地利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马其顿人、波兰人、捷克人、罗马尼亚人等等,各个族群宗教信仰各异。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导致巴尔干地区各民族之间摩擦不断。扩展资料:巴尔干半岛的历史由来: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较早发祥地之一。南部是古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世纪以后,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廷(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所统治。公元4到7世纪,匈人,阿瓦尔人,伦巴第人,保加利亚人,罗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对半岛的统治权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长达500余年,其间半岛人民曾进行了一系列反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
萨拉热窝事件是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 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这一天是星期天,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阳光明媚,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携妻索菲亚来这里作特别访问。他此行的目的是想使妻子得到她在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室荣誉。 这块土地是奥匈帝国在1908年所吞并,对他充满了仇恨、刺杀他的阴谋正在酝酿着。当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开始了。 为纪念这位“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献身”的塞尔维亚青年,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在1977年作出决定,在普林西普刺杀皇储站立的石板上,用水泥浇铸一双脚印,并在旁边的墙壁上嵌入了一块约一平方米大小的白色大理石板,石板上用黑色的塞语和英语两种文字刻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匈帝国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
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电影是什么故事?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曾经是一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片,1977年在中国上映时曾引起巨大轰动。上点年纪的人几乎都看过或者听说过,央视的电影频道也放过好多次。
大概的故事梗概是1944年的德国在西欧的战场上节节败退,贝尔格莱德失守。德军试图把占领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南部、希腊的A军团20个师撤回德国以做困兽之斗。由于路程还是比较遥远的,所以他们需要在途经萨拉热窝的时候顺便给军队的坦克进行补给,但是由于当时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反德军游击队等等因素,所以所有的行动都要秘密进行,于是派遣党卫军冯·迪特里施上校从挪威转到萨拉热窝,专门负责这次燃料的秘密运输,即“劳费尔行动”
萨拉热窝地区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游击队,领导游击队的是一个叫做“瓦尔特”的人,由于工作比较保密, 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人直到瓦尔特真是的身份还有样貌。于是德国人派党卫军上尉康德尔在游击队里的叛徒肖特的帮助下,假扮瓦尔特打入当地的抵抗组织内部,给当地的地下活动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甚至还差点抓到了真正的瓦尔特。最后,游击队中一个叫做皮劳特的在与其他战友的配合下不仅铲除了叛徒还有假的瓦尔特,还破坏了德军计划运输燃料的火车,最终才揭晓这个皮劳特就是瓦尔特。冯·迪特里施因为“劳费尔行动”失败被调走。临走时他对继任者说:“Sehen Sie diese Stadt? Das ist Walter!(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说的其实就是在萨拉热窝抵抗组织内部的团结。
历史上瓦尔特真有人物原型,瓦尔特·佩里奇(1919-1945年),塞尔维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的抵抗运动领导人。40年开始接触共产党,并开始从事地下工作,1943年奉命潜回萨拉热窝领导游击队。1945年4月6日,在解放萨拉热窝的战斗中被迫击炮击中牺牲,从此成了萨拉热窝的英雄象征。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萨拉热窝事件。“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萨拉热窝事件,该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故选A。
波黑成为又一个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它会成为2018年网红打卡圣地吗?
你可能没听过“波黑”,但你一定听过“巴尔干火药桶”或者是“萨拉热窝”。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当代波黑战争,就发生在这里。
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波黑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个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西部的冷门国家,邻国包括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以及黑山共和国。
那波黑有没有网红基因呢?一个国家能不能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是旅游资源是否吸引,其次是物价水平,接着是签证办理难度。
旅游资源在《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推出的“十大物有所值旅行地”榜单中,波黑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低廉的物价与悱恻的历史荣登榜首。
关键词:历史文化
奥匈帝国的费南迪大公刺杀案在萨拉热窝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与和平,宗教与文化,在这里纷纷扰扰却又相安无事,它的魅力自然不可言喻。
萨拉热窝历来被称为欧洲的耶路撒冷:因为它一直是民族文化混合的区域,在城市里你可以同时看到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和穆斯林混居在一起。这在别的地方简直不可思议。
航班直达可能比较不方便线路也不多,因此可以考虑先到达匈牙利布达佩斯,再沿着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的路线游览。这片区域已经摆脱了前南斯拉夫的阴影,古老的文化底蕴,怡人的风景,宏伟的西喀尔巴仟山区地貌,
关键词:自然风光
这片区域有宏伟的西喀尔巴仟山区地貌,一定能让你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外,克罗地亚十六湖国家公园素有“欧洲的九寨沟” 之称。
克罗地亚、黑山、波黑原来都属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和波黑1991年脱离南斯拉夫,黑山在经历1992-2003的南联盟,2003-2006的塞黑后最终也独立了。这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丘陵地形的原因,城际之间搭乘火车大巴可能比较麻烦,因此自驾游是比较适合的。
物价:波黑货币是马克(BAM)。汇率100 CNY = 25.159 BAM。
萨拉热窝是欧洲物价最低的首都之一,而在萨拉热窝之外,物价甚至更低。以酒店为例,即使是最热门的圣诞假期,萨拉热窝最贵的五星级酒店三晚也只需要2000元人民币左右而且还包括早餐。一般的经济酒店3晚也是三四百人民币就可以搞定。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在欧洲一些热门旅游国家,一天200~300元的住宿预算只能住一个青旅的床位。一般的价格都在500人民币一晚。
签证虽然波黑免签了,但是巴尔干地区的国家,除了还有塞尔维亚全面免签外,以下国家仍然需要单独办理签证: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科索沃,马其顿,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欧洲申根签证的话,凭借中国护照,你能去的只有塞尔维亚和波黑。
但这些国家签证受理时间长材料复杂,所以还有一种比较方便的方法:办理欧洲申根国多次往返有效的签证(注:申根签证入境这些国家必须持有有效的两次或多次入境签证)。
波黑荣登“最物有所值旅行地”榜首的原因,一个是在欧洲鹤立鸡群的物价水平...都是邻国的衬托。一个是它的神秘气息的致命吸引力。无论你是囊中羞涩,还是只想躲开人潮探索欧洲大陆这隐秘的一角,波黑都不会让你失望。
萨拉热窝地理位置?
萨拉热窝(Sarajevo)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二战后萨拉热窝曾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在中部萨瓦河支流博斯纳河上游附近。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古城。人口37.5万,连郊区44.9万(1981)。建于1263年。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国皇储在此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个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陆运交通枢纽。工业有动力设备、汽车制造、金属加工、化学、纺织、陶瓷、食品加工等。
旧市区中心以产东方特色的铜、银手工艺品著名。设有大学、科学院、博物馆等。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时代的旧建筑。城郊有帕莱、伊利扎疗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