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种植要求及方法?
(1)栽培季节和方式。球茎茴香在栽培方式上分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春夏季可采用露地栽培,但要利用保护地来育苗。如北京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6月中旬收获。北方地区还可利用保护地来实现周年栽培生产,在早春、深秋及冬季均应采取保护地栽培。 ①温室栽培。温室栽培一般在11月中旬到12月播种育苗,12月中旬到翌年1月下旬定植,1月中旬到2月下旬采收。 ②改良阳畦、塑料大棚及中棚栽培。春季栽培1月上旬在温室播种育苗,2月下旬至2月中旬定植,4月中旬采收,如温度较低在生长前期需加小拱棚。深秋栽培在8月上旬阳畦播种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收获。如后期温度太低,可适当采取保温措施。 ③地膜覆盖加拱棚栽培。春季2月下旬到3月中旬阳畦播种育苗,3月下旬到4月中旬定植,5月中、下旬或6月上旬采收。 (2)栽培技术要点。球茎茴香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北京地区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①播种。播前将种子搓一搓,用20℃左右的清水浸泡20~24小时,放在20~22℃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水冲洗1次,6天左右可出芽。播种时将苗床先浸水,以行距6~10厘米,株距4~8厘米将种子播入,后将配好的营养土均匀地撒入苗床,厚度以0.5~1.0厘米为宜。一般每667米2需播种100~120克。 ②定植。当幼苗生长出3~4片真叶时间苗,苗距可保持6厘米见方,当幼苗长至10~20厘米高,约5~6片真叶时可定植到田间。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25~30厘米。 ③田间管理。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缓苗。当株高25厘米时进行1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尿素10千克,以后结合浇水施1次速效复合肥,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浇水灌人粪尿,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球茎的膨大。 ④病虫害防治。球茎茴香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有茴香凤蝶,发生量较少时,可不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杀,数量较多时,可用常用杀虫剂在低龄幼虫期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菌核病、根腐病等。防治办法与其他作物类似。 ⑤采收。球茎茴香播种后75天左右或定植后40~50天即可采收。采收标准是当球茎充分膨大并停止膨大时,外面鳞茎呈现白色或黄白色即可采收。过早采收,球茎尚未充分膨大,影响产量;过晚采收,球茎纤维增多,质量下降。 采收时将整株拔出,将上部细叶连同老叶一同削去,只保留上面叶柄10厘米左右和下面的白色球茎,同时用力将球茎的根也削去。为了延长供应期,可以分期、分批陆续采收上市,在冬春保护地栽培的球茎茴香,还可以通过降低室内温度等方法使供应期延长1个月以上。
柴胡种植
柴胡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性状】北柴胡 特点: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特点: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大叶柴胡 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细如丝状。比小总苞长3-4倍。生于林内及灌木丛中。 长白柴胡 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与小总苞片几乎等长。生于柞林、灌木丛、石砬及河岸沙地上。 兴安柴胡 特点:叶较狭,线形或现状披针形,小总苞片较小伞梗长。生于河滩、林内。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用法与用量】3~9g。 【注意】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柴胡别名硬苗柴胡、竹叶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以根入药,有发表和里、疏肝解热,调经作用。分布于 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 林缘、林中隙地、草丛及为旁等处,土壤多为壤上、砂质壤 土或腐殖质土,耐寒性强并能耐旱,但忌水浸。 柴胡 (一)概述 别名香柴胡、北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以根入药。性苫、微寒,对肝、肺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瘀的调经作用。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疟疾、寒热往来、肋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凋、脱肛。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二)植物特性 柴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40~90厘米,上部弯曲多分枝。单叶互生,狭披针形,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有明显的平行脉,花小、黄色,形成项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果实为长圆形的双悬果,具棱脊,熟后褐色。花期7~9月份,果期8~10月。根直立,有不规则的侧根,外皮红褐色。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中空隙地、草丛、路边、沟边等地。耐寒性强,抗干旱,怕水浸。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柴胡原野生,近几年来由于采挖造成药源不足,故将野生家植。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如果是在开垦的荒地播种时,应清除田间的石块。树枝等。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圈肥2250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75千克,均匀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后仔细耙平,作畔宽100-130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宽的高垄备播种。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可直接或育苗后移栽。大面积生产多用直播,种子发芽率约50%左右,温度在20℃左右,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7天即可出苗,如果温度低于20℃,则需要10几天才能出苗。 直播:于冬季结冻前或春季播种。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前应将他先烧透水,待水渗下,坡地稍平时按行距17-20厘米条播。沟深1.8厘米,均匀撒入种手,覆土0.7~1厘米,每公顷用种子22.5千克左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10~12天出苗。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选阳畦,在3~4月播种,条播或均匀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划小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严。稍镇压一下,用喷壶酒水,或者先向阳畦的床上灌水,待水渗下后再行播种。均匀撤完种子后,再用竹筛筛上一层细土覆盖畦面,播种畦上加盖塑料薄膜或盖上一层草帘,有利于保温保湿,可加速种子发芽出苗。待苗高7厘米时即可挖取带土块秧苗定植到大田去,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定植苗生出新报,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轻轻松土一次。做好保墒保苗工作是高产的关键。 3.田间管理 柴胡幼苗期伯强光直射,可以和玉米、芝麻、大豆、小麦作物套种。春天或秋天,把柴胡种子撒在小麦行间或田硬上,稍加覆土,小麦收后再种玉米,秋天玉米收后,快放倒秆子,使柴胡充分生长,第二年再种上矮科植物。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经常锄草松土。直接在苗高3厘米时间上过密的苗。苗高7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按7~10厘米株距定苗。苗长到17厘米高时,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225千克,尿素75千克。在松土除草或追肥时,注意勿碰伤茎秆,以免影响产量。第一年新播的柴胡茎秆比较细弱,在雨季到来之前应中耕培土,以防止倒伏。无论直播或育苗定植的幼苗,生长第一年只生长基生叶,很少抽薹开花。第二年田间管理时,7~9月花期除留种外,植株及时打蕾。目前,野生的柴胡不易收到种子。在人工栽培的场地最好留有采种圃,注意繁殖收获种子,以利扩大种植面积。 4.病虫害防治 (1)锈病 是真菌引起的,危害叶片,病叶背略呈隆起,后期破裂散出橙黄色的孢子。 防治方法:采收后清园烧毁,发病初期喷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敌锈钢400倍液,10天打1次,连续2~3次。 (2)根腐病 主要危害柴胡的根部,腐烂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打扫田间卫生,燃烧病株,高畦种植,注意排水。土壤消毒,拔除病株,用石灰穴位消毒。 (3)斑枯病 雨季发生,用1:1:1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4)黄凤蝶 属鳞翅目凤蝶科,在6~9月份发生危害。幼虫危害叶。花蕾,吃成缺刻或仅剩花梗。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用青虫菌(每克含孢子100亿)300倍液喷雾效果也很好。 (5)赤条棒蟓 属半翅目刺肩椿科,6~8月发生危害。成虫和若虫吸取汁液,使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五)采收加工 播种后生长2年即可采挖。秋季植株开始枯萎时,春季新梢未长出前采收。采挖后除去残茎,抖去泥土,晒干或切断后再晒干,每公顷产1800~2700千克。长江以南柴胡秆也入药,每年8~9月采收地上部分,晒十药用。茴香怎么种啊?
(1)栽培季节和方式。球茎茴香在栽培方式上分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春夏季可采用露地栽培,但要利用保护地来育苗。如北京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6月中旬收获。北方地区还可利用保护地来实现周年栽培生产,在早春、深秋及冬季均应采取保护地栽培。
①温室栽培。温室栽培一般在11月中旬到12月播种育苗,12月中旬到翌年1月下旬定植,1月中旬到2月下旬采收。
②改良阳畦、塑料大棚及中棚栽培。春季栽培1月上旬在温室播种育苗,2月下旬至2月中旬定植,4月中旬采收,如温度较低在生长前期需加小拱棚。深秋栽培在8月上旬阳畦播种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收获。如后期温度太低,可适当采取保温措施。
③地膜覆盖加拱棚栽培。春季2月下旬到3月中旬阳畦播种育苗,3月下旬到4月中旬定植,5月中、下旬或6月上旬采收。
(2)栽培技术要点。球茎茴香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北京地区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①播种。播前将种子搓一搓,用20℃左右的清水浸泡20~24小时,放在20~22℃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水冲洗1次,6天左右可出芽。播种时将苗床先浸水,以行距6~10厘米,株距4~8厘米将种子播入,后将配好的营养土均匀地撒入苗床,厚度以0.5~1.0厘米为宜。一般每667米2需播种100~120克。
②定植。当幼苗生长出3~4片真叶时间苗,苗距可保持6厘米见方,当幼苗长至10~20厘米高,约5~6片真叶时可定植到田间。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25~30厘米。
③田间管理。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缓苗。当株高25厘米时进行1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尿素10千克,以后结合浇水施1次速效复合肥,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浇水灌人粪尿,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球茎的膨大。
④病虫害防治。球茎茴香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有茴香凤蝶,发生量较少时,可不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杀,数量较多时,可用常用杀虫剂在低龄幼虫期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菌核病、根腐病等。防治办法与其他作物类似。
⑤采收。球茎茴香播种后75天左右或定植后40~50天即可采收。采收标准是当球茎充分膨大并停止膨大时,外面鳞茎呈现白色或黄白色即可采收。过早采收,球茎尚未充分膨大,影响产量;过晚采收,球茎纤维增多,质量下降。
采收时将整株拔出,将上部细叶连同老叶一同削去,只保留上面叶柄10厘米左右和下面的白色球茎,同时用力将球茎的根也削去。为了延长供应期,可以分期、分批陆续采收上市,在冬春保护地栽培的球茎茴香,还可以通过降低室内温度等方法使供应期延长1个月以上。
如何种植牛蒡并防止虫害?
牛蒡的主要虫害有菜粉蝶、菜蛾等
现在都在讲食品安全问题,所以防治应该尽量以农业防治措施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农药能不用就不用。
防治的方法:
菜青虫防治(菜蛾是一样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田间残枝落叶,深翻地;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用1%~3%石灰水或1%~3%过磷酸钙喷雾,有明显的忌避菜粉蝶产卵作用。菜青虫发生时释放凤蝶金小蜂、微丝绒茧蜂等天敌。发病初期,交替使用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喷雾,每5~7d一次。
对了,稍微提下牛蒡还易生根结线虫病,但这是病害,所以就不说了,哈哈
是的,牛蒡,含有很多人体所需维生素和矿物质
它含有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且含有Ca、Mg、Fe、 Mn、 Zn等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牛蒡能清除人体垃圾和毒素,改善体内循环,有利尿、解热、抑制发炎的效用,属于高档保健食品。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各个国家和地区较受欢迎。
我是中原世农,
服务三农,扎根三农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
茴香如何栽培?需要注意些什么?
小茴香别名是茴香子,野茴香,孜然,安息茴香,茴香芹,是一二年生的草本香料植物。也是常用的调料,它的茎叶部分有香气,可以用来做茴香包子和饺子的馅料。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在秋季果实初成熟的时候采割茴香的植株,晒干,把果实打出来,去除杂志,这几年茴香的出口效益还不错。
茴香栽培的季节是春秋都可以播种,或者是采取春季的分株繁殖。在北方主要是春秋两季栽培。露地栽培,春播在3月的下旬至4月的上旬,收获期在5月的中下旬收获。秋播是在7~8月,9月份开始收获。如果你是利用设施的话就可以场面进行栽培。
栽培技术●选地整地很重要
小茴香栽种要选择阳光充足,肥力中等,土层深厚,通透性强,土壤的肥力中上,保水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者是轻壤土来种植。整地的时候必须施足基肥,(温暖的地区可以作多年生栽培),深耕地30厘米以上,进行深耕细耙,耙平整细。建议南方地区做成高畦,北方地区做成平畦。如果地干的话,在播种前先向畦内放水,等到水渗下去后表土层稍微松散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播种。
茴香的种子比较小,出苗顶土力比较弱,所以必须精细整地,土壤要达到细碎松软,平整,墒情必须合适,没有病害的残体。这样做好准备后才可以播种。●施足基肥有必要
小茴香的需肥量比较大,喜欢磷钾肥,所以在施肥的时候建议每亩地要施入优质的厩肥3000公斤,在整地的时候还要施入尿素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必须和土壤混合均匀施于土壤的深处当做底肥。
●适期早播是关键
播种的时候必须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的种子,要求品种分枝力强,能够丰产,并能抗倒伏,经过提纯筛选出来的无病虫的种子。在经过人工竞选,把杂物去除,在播种前建议用辛硫磷和新高脂膜来拌种,这样可以驱避地下的害虫,减少和隔离病毒的感染。加强种子的呼吸强度提高发芽率。播种以后要把地面整平。
注意,小茴香不能和小麦进行间作或者是套作,也不能连作,要进行轮作。播种的时间在“春分”和“清明”之间进行播种。在播种前要对茴香种子用40℃的温水浸泡,种子浸泡1~2小时候捞出来,然后又用纱布袋包好,放置在比较温暖的地方,记着每天还要用温水冲洗2次,观察到小茴香种子稍微有萌动的时候就可以播种了。
建议在畦面按照行距40厘米,来开3~5厘米深的沟,然后把种子均匀的撒在沟内,用土覆盖耧平在稍微的压一下。播种以后一般情况下10~15天就可以出苗了。(育苗移栽产量要高一些)。
●田间管理重中之重
①出苗后要间苗,在播种以后要保持土壤湿润,这样可以保证茴香种子发育的需要。在温度适宜时10天就可以出苗。苗高在6~8厘米时,建议按照株距9厘米开始间苗,到苗高在15厘米以上的时候,按照20厘米的株距来定苗。
推荐:如果是穴播每穴留苗在5株左右,若果是条播每隔10左右留1株苗,如果有缺株现象,可以带土移栽补上。②中耕除草,小茴香种子比较弱小,幼苗的顶土能力比较强弱,在苗期生长也是比较缓慢的,所以在出苗前后要及时破除板结的现象,帮助幼苗出土,小茴香幼苗出土显行以后就要及时除草放苗,在苗期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要疏松干净,给小茴香生长创造有利环境。
可以在小茴香植株生成行的阶段,也可以在当年进行中耕除草3~5次,在浇水或者是下大雨以后土壤出现板结时应及时的进行中耕,茴香苗幼小的时候松土时适宜浅一些,到以后就可以稍微深一点。注意要做到田里没有杂草。特别是在冬前的最后一次中耕除草时必须结合培土进行因为培土可以让小茴香植株安全的越冬,清除杂草有利于消除越冬的虫卵和病菌,对来年的丰产有益处。③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适量的追肥。都知道小茴香前期的生长是以长叶为主的,这个时间段可以适量追施氮肥。在后期小茴香以开花结果为主,就应该增施磷钾肥。当小茴香的苗高在30厘米时就开始进行追肥,建议以速效的有机肥为主,可以增施过磷酸钙。
小茴香在当年收获以后,把根部覆盖一层牛马粪或者是土杂粪就可以让它安全的度过冬天,在第二年发芽会比较早,生长也旺盛,到了6~7月时在开花结果时,建议用1%的过磷酸钙进行根外追肥,这样做可以提高茴香果实的产量。④灌溉排水 小茴香是一种喜湿润又害怕积水的植物,在出苗以后,要适当的进行浇水,保持在幼苗期的畦面湿润。做到天旱要及时灌溉,在雨季要及时排涝,这样可以防止烂根现象出现的。尤其是在每一次采收茎叶以后,必须供给小茴香植株充足的水分,这样可以促使植株很快的萌发。
注意在雨季要挖通排水沟,防止水涝危害。
⑤收获需要及时,成熟的标准是,在田间有70%~80%的小茴香的单株的整体叶片呈橙黄色的时候,这时果皮稍微黄的时候可以收获。如果过早成熟度不够,过晚种子又容易出现脱落,会造成损失的。收获的方法是,人工拔除以后进行集中的晾晒。用机械碾压去除杂质然后清选,装袋储藏时要防止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