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足球比赛没有「越位」,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越位并不是足球诞生之后才新增出来的规则,实际上越位规则的出现几乎和足球是同时的,甚至早于标志着现代足球诞生的1863年英足总成立。
在足球的萌芽阶段,越位虽然不叫这个名字,但有个更加严苛的规则是任何无球的进攻方球员都不能出现在球和对方的底线之间。现在虽然难以想象,但那个时候足球还是英国学生和绅士之间的友好交流活动,这种“侵略性”的行为是不符合传统美学的。后来,为了增加竞技性才允许了向前传球,然后随之就有了“越位”的雏形。后来一步步发展,才成为了现在的越位。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际足联彻底确定了平行站位的概念,对于越位位置和越位部位的规则进一步完善,并且沿用至今。
取消越位的情况在正式比赛中从来都没出现过,因此很多人的想象结果都是:因为没有越位,所以出于胜负功利性的考虑大部分球队都会安排很多后卫死守禁区,然后只安排少数几名前锋直接游走在对方身后。防守断球之后,就长传直接进攻,基本上没有传统意义上中场的概念。
但是实际尝试一下,未必是这样。1991年,皇马和巴萨在媒体的支持下,曾经举办过取消越位规则的实验性比赛。一场是1-1的平局,一场皇马3-1获胜。最大的改观是比赛的有效时间大大增加,主裁判表示比起平时的比赛大约多了13分钟,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了。另一个明显区别是踢中场的球员普遍表示比正常比赛累很多,因为他们必须覆盖更多的防守区域,还要完成冲刺带动进攻的任务。
不过,这一实验并没有下文,虽然有过一些专业人士建议过取消越位,但目前看来并没有什么可行性。
足球场上怎么样判断“越位“?
处于越位位置的条件 1. 在对方半场内 2. 较球更接近对方球门线 3. 在该队员与对方球门线之间,对方队员不足两人。 缺少上述任何一个条件,队员均不属于越位位置***判断判断是否处于越位位置的时间是同队队员踢或触球的一瞬间,而不是该队员接得球的一瞬间 ***越位犯规 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在同队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裁判员认为其有下列情况而“卷入”了现实比赛中时才被列为越位犯规: 1. 干扰比赛 2. 干扰对方 3. 利用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关于越位与否的判罚 1. 一队员因处于越位位置而暂时跑出球场,向裁判员表明他不想参与比赛,是不犯规的。但是,如裁判员认为该队员出于战术目的,或出场后又随即进场参与比赛,应判为越位。 2. 守方一队员故意退出场外造成攻方一队员越位,在这种情况下,该攻方队员接得球并射入门内,应判进球有效。而后,裁判员应警告该守方队员。 3. 攻方某队员处在与球平行的位置上,不属于处于越位位置。 4. 攻方某队员处在与对方倒数第二名队员平行的位置上,不属于处于越位位置。 5. 攻方某队员有一只脚跨过了中线,该队员即处于越位位置。如果队员一只脚或两只脚踩在中线上,该队员不属于越位位置。 6. 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接到守方队员有意回传球,不应判罚越位犯规。 7. 攻方队员带球射门进球或发直接任意球,直接射中的同时,同队队员处于越位位置,只要该队员不干扰守门员接球或防守,应判进球有效 8. 如果射出的球从门框或守门员身上弹回到越位队员的脚下而触球,应判越位犯规 ***裁判员如果判罚越位犯规以后,有对方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如有越位犯规,助理裁判员会在越位平行线处原地不动举旗示意(单臂执旗上举),在有传球进攻时,主裁判应注意看旗,鸣哨判罚后,助理裁判下旗呈斜上举(远端越位)或前平举(中路越位)或斜下举(近端越位)
足球的越位是什么意思?怎么算越位?
1、越位就是进攻球员在传球时那一刻,在进攻半场(我方防守半场的另一半场)有我进攻方球员且有参与进攻意识,看看他们点构成的平行于底线的线是否比倒数第二个防守球员更靠近底线(倒数第二个防守人员平行于底线的线为越位线,越位线到底线甚至出了底线为越位区,越位线最多到中线)或者进攻方传球者在越位区域若传球只能传给不比自己更靠近底线的我方球员,否则均视为越位犯规!越位,顾名思义就是越过球的位置的意思。
2、用足球规则的术语来说就是:队员比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即处于越位位置。换句话说,当队员踢或顶球时,同队接球队员在对方半场内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并且他与对方球门线之间,对方队员不足两名(只有一名对方球员或没有)时,就是越位了。
3、如果同队队员回传球或平行传球时(即球与接球人平行,距对方球门线相等),接球人不算越位,因为他并未在球前面,仅与球平行。
4、判罚越位的关键,不是在队员接球时而是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即同队队员踢球或顶球的一刹那。当传球时,接球队员如果不处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时跑到越位位置,不得判罚越位。相反,虽然队员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处于越位位置,然后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则应判罚越位。在对方队员踢球时,同队队员停球或带球时,无论哪方的队员,无论在何位置,均无越位犯规可言。因为判定越位是指同队队员传球时的一刹那,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关键所在。
5、如果守方队员故意退出场外造成攻方队员越位属非体育的行为,裁判员不但不判攻队队员越位,反而应在成死球时给守方队员予以警告。国际足联最新规则规定:队员所站的位置与对方倒数第二名防守队员平行(包括守门员),不算越位。
足球比赛中有哪些情况不算越位?
以下6种情况不算越位,分别是:半场传球无越位;开球门球不越位;掷界外球无越位;角球进攻无越位;点球补射不越位;越位球员不参与进攻时无越位。
其实,判断是否越位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就算是越位。首先,皮球处在对方半场;其次,己方出球一瞬间,疑似越位球员比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包括门将)距离球门更近;最后,己方出球一瞬间,疑似越位球员比球距离球门更近。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就是越位。
足球比赛为什么会有“越位”规则,设置这个规则的意义是什么?
没有越位,会增加防守难度,攻、防会变得相对平均,攻、防转换速度变快,进球机会更多,就有点像篮球规则了,可能会出现人盯人战术,应该更有观赏性。
为什么足球越位犯规,难道越位不正是守方防守不当的表现吗?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越位。越位就是在守方半场内,攻防球员甲给球员乙传球的一瞬间,若球员乙前方(也就是从球员乙开始到守方半场底线的长方形区域)的守方球员少于两个人,那么球员乙就被称为越位。当然,球员乙必须有进攻的意图。如果他站着没打算接球,那肯定不越位。越位只针对想要获利的球员。
下面我们来说说为什么要有越位。
如果没有越位这个规则的话,那肯定会有球员一直待在对方球门附近,只等着借队友的大脚传球,相应的,守方为了防止对方待在我方球门附近,也一定会派人一直盯着对方的球员。那大家都这样,足球还会有那么多技战术吗?直接大脚找前锋不就好了。后卫还敢攻出去了吗?肯定不敢。那落后的球队,怎么敢进攻?领先的球队派个人待对方球门附近,坐等反击,那还有意思吗?这就不是足球了!
所以,越位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
足球比赛中什么叫越位?它对足球有什么影响?
足球规则里越位这一项规则,其实在看球时间很短的球迷来说,根本不知道越位的存在,有些时候,裁判说到越位这一规则的时候,都不是很懂,下面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越位。
即在进攻方出球球员出脚的瞬间,在对方半场,接球球员比含门将在内的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距离球门更近,同时比球距离球门更近,并试图借此位置干扰对方球员争球,干扰比赛,接门柱横梁及对方身上反弹球就会被判罚越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角球和界外球、半场球,球门球并不算越位 。说白了,在本方球员传球的一瞬间,如果是你接球,你面对对方球门只有一名门将的话,就叫做越位,在比赛中,越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是一项犯规,但是不用出牌,因为在球员接球的一瞬间,只有边线裁判可以通过视觉判断是否越位。然后告知主裁判吹停比赛。
如果没有越位的限制,那么比赛进球会更多,会失去观赏性。
举个例子,巴萨和皇马比赛,如果没有越位的前提下,梅西可以在对方球门前等着,只要巴萨这边拿球,一脚长传传给梅西,梅西拿球就是单刀,可以直接打门,以梅西超高的射术,十有八九都是进球。同理皇马也是这样。
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就没有了所谓的战术考虑,只要球员一拿球,就可以一脚长传,面对门将打门,那么足球比赛还有什么意思,一场比赛不进他50个都不算完,赶上篮球了都。
所以越位必须受到规则限制,在有对方球员的情况下,不能越位,打进的球才漂亮,才会有战术方面的考虑,其实对于资深球迷来说,进球虽然漂亮,更多的是战术方面的欣赏,已经球员在面对对方球员做出的个人能力的展现,比如梅西,齐达内等大师级球员,一对一,连过数人,这些才是足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