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NBA 正文

1998年nba总决赛第六场录像(98年nba总决赛第六场录像中文解说)

2023-11-30 10:52:18 59 0

1998年nba总决赛最后一投爵士为什么不包夹乔丹?

这个问题小编先吹一火。

头条里恐怕也只有小编我,才能够把它说清楚,搞不好还能拿个青云奖。

吹完了,开始说正题。

坐上时光穿梭机,我们回到1997年6月的北美大陆。1997年逢单,不是国际大赛年,因此,这一年的NBA总决赛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携上年历史第一胜绩的芝加哥公牛队今年再次砍下了69胜的联盟前三历史胜绩,证明了他们才是这个星球不二的篮坛霸主。在它俯视众生的目光下,这一年,一支从未晋级过总决赛的球队成为了他们五夺总冠军路上的第五个对手。

犹他爵士,一支由前芝加哥公牛名宿杰里斯隆执教的球队在这一年令人信服地以4:2扳倒了拥有大梦、滑翔机和巴克利三巨头组成的联盟巨无霸,走上了这个本不属于他们的总决赛赛场。

没有多少人会看好这支球队的首次总决赛之旅,况且他们的对手还是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率领的芝加哥公牛队。

但是首场比赛犹他爵士就让轻视他们的人大吃一惊。

芝加哥公牛队之所以能够幸运地在主场赢下第一场,靠的竟然还是巫术。

比赛结束前7.5秒,双方打成82平,生涯罚球命中率75%的马龙握有2次罚球机会。从概率论或排列组合来看,两罚中一或全中拿下首回合是大概率事件。敦实的马龙准备罚球。这时看上去一向老实巴交的皮蓬露出了他巫师属性,他走到马龙耳朵边嘀咕了一通,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众目睽睽之下,马龙两罚全失。皮蓬赛后说:“我也没说什么,我只是告诉他,邮差周末不上班。”

但也没事,如果换成一般球队的话。守住7.5秒,这就是个打加时的比赛而已,鹿死谁手,殊难预料。

但爵士遇到的这支芝加哥公牛队能够成为历史最佳,他的高度和底蕴肯定是普通球队无法企及的。高手过招,成败只在毫厘之间。错失绝佳机会的爵士和马龙随即见识了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乔丹摘下了这个篮板。禅师暂停以后,库克奇接皮蓬发球,将球递给了在弧圈左侧的乔丹。

防守乔丹的人,在当是名气不算大。乔丹退役的当年入道,今年四年级,叫拜伦·拉塞尔。

杰里·斯隆在场边示意其他人无须上前包夹。对拉塞尔的防守水平,斯隆相当自信。1994年面对已经退役的乔丹,拉塞尔放言:“你为什么退役?因为你知道我能防住你。如果让我看到你穿上运动短裤(上场),我将打爆你。”

和其他人只敢偷偷摸摸说这话不同,拉塞尔胆子很壮,他的这句话是在芝加哥当着乔丹的面说的。

在乔丹的两次试探性运球后,拉塞尔主动伸手去掏乔丹手上的球,这时,你一定能够想起来1989年,骑士的克雷格·埃洛也曾犯过同样的错误,在乔丹身上。在拉塞尔伸手失位的一瞬间,乔丹迅疾向左侧横切起跳,失去重心的拉塞尔只能眼睁睁看着乔丹在三分线附近从容起跳出手,命中绝杀。

虽然获胜,公牛的这场胜利只能用险胜来形容,说明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对手其实非常起眼。

四场以后,爵士在不显山不露水中,将大比分扳成了2:2。

舆论开始鼓噪,在第五场比赛当天听到一个消息后,爵士将击败公牛夺得这一年总冠军的呼声一度甚嚣尘上。

因为这个消息是乔丹病倒了,据说还不轻。没有乔丹,公牛还能抵挡球风彪悍的爵士吗?

但是爵士依然等来了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乔丹拖着病躯挣扎着上场了。

好消息能够看得见,大病的乔丹看上去站都站不稳,这就是一个打折版的乔丹。

但乔丹上场的坏处在于,这是一支有乔丹的芝加哥公牛。

有乔丹的芝加哥公牛和没有乔丹的芝加哥公牛,是泾渭分明的两支队伍。

比赛结果和第一场是一样一样的,爵士在最好的形势下,收获了最坏的结果,决定这个结果的,都是迈克尔·乔丹。

38分7板5助,这是半睡半醒的乔丹在当年MVP马龙眼皮子底下带走的数据。用乔丹自己的话说,当时很多球扔出去后,他自己也没有力气去看球进还是没进,只想休息。甚至一个小扣篮后,平时生龙活虎的上帝陛下还要站在篮下打个盹儿才能拖着残腿往回挪。

但就是这样的比赛,依然没有打醒爵士众将。

虽然媒体们,包括他们家门口的媒体们早就惊掉了下巴,在赛后纷纷挂上了白旗,说愿意将这一年的总冠军拱手奉上,因为迈克尔配得上这一年的总冠军。

但绝不屈服,这是爵士的精神和动力,永远如此。

6月13日,爵士不得不前往芝加哥联合中心,征战剩下的两个客场。

双方在极度诡异的开场中打响了G6的第一枪。开场7分钟时间,爵士5投1中,但他们一点也不惊慌,因为公牛发挥更糟,8投1中。双方比分是令人尴尬的2:2。

在度过球荒期以后,双方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厮杀。

但三节结束以后,落后的却是公牛。61:70,爵士领先9分进入第四节。但这个优势显然不够保险。这支芝加哥公牛队打顺了手,扳平个20分分差也是常有的事。很快,随着乔丹中投命中,双方战成76平,公牛随即再次成功防下了爵士的快攻。禅师请求暂停后,公牛进攻不中,反而被劲头十足的爵士命中了一记三分,重新取得了领先。不过随后乔丹和库克奇先后命中将比分再次拉开到3分。但这时拜伦·拉塞尔三分再中,双方86:86再平。

整场比赛,爵士对公牛的防守是成功的。他们将公牛逼到了38.3%的命中率。只有拉塞尔对位乔丹的防线全线吃紧,乔丹已经在他头上砍下39分。

比赛还剩28秒时,公牛球权,禅师再度请求暂停,双方教练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着布置战术。除了电视直播镜头,没有人注意到一向高高在上的乔丹主动在找科尔叨嗑。

开球后,战术也到了揭晓的时候。科尔带球佯攻,但在时间被他磨得还剩下8秒时他把球交给了皮蓬。爵士众将心不在焉,这种假模假样的把戏骗得了谁。

果然,皮蓬一个转身,将球塞给了从他身前绕过来的乔丹。

爵士众将心领神会——斯隆教练果然料事如神,端的厉害,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进攻时间还剩3秒,爵士再无顾忌。拉塞尔死死缠住乔丹,身边的斯托克顿也露出了真面目,大胆放开身边的史蒂夫·科尔,过来助兄弟一臂之力,准备将投绝杀的乔丹夹成奥利奥饼干中间的朱古力夹层。

乔丹起跳,球出手了,却向着右下方飞去。

此刻,无人看防的史蒂夫·科尔自尊心已经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作为当时联盟历史上命中率最高的三分球投手,如此重要的比赛,他竟然被无视了,放得如此之空,甚至他连投篮的马步早早都蹲好了,也没有人愿意来鸟他一下。

但这一刻,和暂停时乔丹交待描绘给他的场景分毫不差。虽然乔丹的剧本只有一句话:“到时他们会来包夹我,而我会把球传给你。”

这不就是投一个罚球吗?哥的职业生涯罚球率86%够不够?

在被无视的极度悲愤中,科尔投中了这一球。

手忙脚乱的爵士没有想到乔丹还能来上这么一手,可能在瞬间的反应中他们才明白,斯托克顿放开史蒂夫·科尔去协防乔丹是个多么大的错误。

还有5秒钟的时间,爵士请求了暂停。开球后,爵士的发球被手长脚长像长臂猿似的皮蓬抄走了,在摔马趴的瞬间将它挑给了飞奔而来的大个子库克奇,库科奇三步并两步,在联合中心2万多名球迷和1600多名记者的眼皮子底下就是一记震撼的暴扣。公牛领先4分,留给爵士0.6秒,比赛失去悬念。

在随后的一年中,乔丹的这个安排和妙传的镜头被公布了出来,乔丹神级的预料被媒体们拿出来反复热炒,成为篮球之神职业生涯中经典的镜头之一。

放开科尔这个历史级三分手,是战术安排上不可原谅的失误。被炒得焦糊、侃得血淋淋的,都是伤心的爵士众将们。

憋了一股子劲的爵士众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卧薪尝胆,不但在常规赛中两胜公牛,而且拿到了全程主场优势。

他们再次杀进了总决赛,成为公牛总决赛史中唯一两遇的对手。前五场比赛结束后,和去年一样,公牛握有1个胜场。不同在于,今年爵士可以在盐湖城的德尔塔中心坐等老迈的公牛前来挑战,而不必像去年那样周车劳顿,还要受尽联合中心公牛球迷们的奚落。

在高原主场,常规的47分钟内,爵士都牢牢掌握着比赛的主动权,他们距离全程领先只差最后1分钟而已。

公牛一路跌跌撞撞,靠着乔丹全场高达35次出手苦苦追赶,勉力支撑。皮蓬前三节都在更衣室治疗他那要命的背伤,队医捶皮蓬的背部时发出的巨大声响让随队的几个人员面无人色。

罗德曼在高原主场被马龙死死压制,公牛篮板数22:33罕见地落后了对手一大截也是公牛全场被压制的真实写照。

比赛结束前59秒,乔丹再次冲击篮筐无果。面对德尔塔中心漫天飞舞的泡沫棒,两罚全中将比分扳成83:83。但接下来,挡拆鼻祖斯托马龙展现了他们的挡拆神功,斯托克顿将球击地传给马龙后绕场大半周,再接马龙跨越整个半场的回传球,在哈珀的指尖上命中了一个几乎决定比赛生死的三分球。

一年前,就是靠这样一个三分球,他们干掉了巨无霸火箭。

一年后,这样的一幕又将再次上演。

这样的绝境有多让人绝望?电视镜头中,从一向淡定如流的禅师忍不住在场边高声呼喝和科尔茫然四顾的眼神就可以看出,这个局面几乎就是一局死棋。

41.9秒,半场开球后,乔丹接到了皮蓬的传球。游走到右路后面对拜伦·拉塞尔的盯防,开始坚决地向底线突破,并在突破斯托克顿的干扰后,高抛命中。

这里小编问一下,有谁知道这个球对拜伦·拉塞尔的心理暗示作用有多大?

起码有两个关键点:

一、乔丹是从拜伦·拉塞尔的右路突破的;

二、拜伦·拉塞尔对乔丹的这个突然加速心理准备不足,被乔丹加速度甩开了半个身位后丢球的。

还有一个场外旁白。

乔丹曾经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对自己的突破习惯有过分析。他说一般情况下他喜欢从右路突破,虽然他的左右手极度均衡,但他大多数时候喜欢用右手,这样,以身体为中线,右路突破会比防守人多出半个身位。

公牛落后1分,时间还剩37.1秒,爵士球权。球过公牛半场,斯托克顿在找马龙。马龙在禁区附近,罗德曼正费力地将他庞大的身躯费力地一点点向禁区外拱。

在接到斯托克顿的传球以后,马龙停顿了一下下,也许在思考怎么摆脱罗德曼的纠缠。

他没有料到的是,看防霍纳塞克的乔丹孤注一掷,突然放开看防的霍纳塞克,前来拍他手中的球。球落地反弹后,被乔丹抓到了手中。

随后的16.7秒,是被无数后来者反复描绘讨论的场景。

全场一直惊喜着的爵士球迷们终于有了第一次恐惧和不安,胆小的爵士女球迷们干脆直接用落泪来表达对这个结果的担心和害怕。

场外,无数被球迷们挤得水泄不通的酒吧、电影院和能够提供直播的电视镜头前,那些几乎恐惧了整场的公牛球迷们也终于安静下来了,女球迷们也收住了自己几乎流了全场的眼泪,红着眼睛安静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公牛落后1分,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乔丹给他们带来的结果,就是他们可以接受的结果,无论这个结果如何。

没有暂停。

这是一种默契。

球在迈克尔·乔丹手中,这16.7秒就让他自己决定好了。

于是,在这种默契中,禅师和杰里·斯隆都没有叫暂停。球员们并不忙乱,马龙也从地板上爬起来,大家慢慢跑回爵士半场寻找站位。

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这张对位图,各个位置的人小编用字体标了出来,基本都是大家的老熟人了。最陌生的安托万·卡尔也不算太陌生。

这张图是乔丹出手后的照片,看得足够仔细,你可以观察到球在半空中了。球员们都在向禁区跑,准备争抢篮板球,其实在乔丹突破之前,所有球员都在向三分线边移动的。

安托万·卡尔VS罗德曼、霍纳塞克VS库克奇、斯托克顿VS史蒂夫·科尔、马龙VS皮蓬、拜伦·拉塞尔VS乔丹。

根据乔丹的习惯,他肯定会压一压时间,多半不会给对手留下反绝杀的时间。

卡尔和罗德曼可以无视,他们守在禁区抢篮板。

库克奇在左侧底角,科尔右侧底角、右侧弧顶处是皮蓬,左侧弧顶是持球的乔丹。

换你是杰里·斯隆,你觉得谁可以放开谁去协防乔丹?

答案是没有谁,因为人压根儿就不够用。

拜伦·拉塞尔站在三分线附近,远远地躬着腰,张着双手,等着两步远外的乔丹发起的最后一击。

还还剩10秒钟的时候,乔丹慢慢走到他可接触的范围内,他于是贴住乔丹,一只手按在乔丹的腰上。

注意拜伦·拉塞尔的这个动作——

在今天,犯规!犯规!犯规!

在当年,不犯规!不犯规!不犯规!

重要的事说三遍!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原因,希望不是多此一举。

这是当年防守球员们最经常使用、今天已几近失传的一个经典动作。

用手贴住进攻球员,当年有一个专有名词:hand-check,或者叫hand checking。

这是当年规则允许,今天已经消亡的一种防守技术,即用手接触对方的身体来跟踪对手的位置。

合法的hand-check技术只允许用手接触对方的身体来跟踪对手的位置,但手部不允许加力,也不允许阻碍对手的视线,更不能张开双臂阻挡进攻队员的移动,否则就是犯规。下面杜马斯防守乔丹时的动作在hand-check规则下是非常明显的犯规。但当年并不算犯规,因为当年对身体接触的判罚更松。

在2004年,这个当年造就铁血篮球时代的规则被联盟废除了。为了鼓励和保护进攻球员,联盟推出了No Hand Check。意味着防守球员在罚球线以上区域防守进攻球员时,不再被允许使用手臂进行推挡,只允许用身体躯干部位接触。这是一项重大的判罚策略改变,从此,铁血篮球开始离我们渐行渐远,三分和小球开始慢慢盛行。

在很多老球迷看来,今天的NBA没有看头,因为No Hand Check正在让篮球变得索然无味。

这是事实!

进攻球员面框运球干扰大大减少,当年加里·佩顿式的“死亡缠绕”正在消亡,更不用说当年威名赫赫的“乔丹法则”了。

进攻球员再也不用把精力放在护球上而选择背筐。防守球员不能将手搭在进攻球员身上寻找支点,被进攻球员晃过也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关键时刻的全场紧逼变得不再好看,虽然看上去人影攒动,但都是走马观花式的穿插,没有身体接触。只要出现身体接触,哨音就会响起。

这下你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今天的运球大师这么多,因为别人压根就不能碰你。这个规则改变后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就是史蒂夫·纳什。在原先的hand-check规则下,瘦弱的纳什能不能拿住球都是未知数,但在新规则的保护下,他灵活的运球反而成为了他最大的优势。

所以,很多当年的老球迷说今天的谁谁谁在当年乔丹的赛场上撑不到下场,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分球只有在没有身体接触的情况下才会变得更准。因为No Hand Check,防守球员不能有手上的接触了。以前进攻球员不投三分,就是因为防守球员不需要完全防住一个球员,只需要用手按住一个球员导致他身体出现一点偏差就够了,而且这个是很容易做到的。出手时的这丝毫偏差,在三分球的长距离运行中,会直接导致三分脱筐。你就是个球盲,我这么解释,想必你也会懂为什么当年的三分球这么少了。

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今天的球员敢于大规模出手三分的原因了。

因为No Hand Check的出台,防守球员压根就没有人敢碰他。当年科尔要是敢像今天的库里这么干,估计活不到下场,就被人给抬下去了。科尔要是在今天的联盟,他的准头也一定不比库里差。

所以,库里是联盟规则改变的现象之一,而不是一个现象级的球员,有同感吗?

当年的雷杰·米勒、雷·阿伦、史蒂夫·科尔、拉里·伯德这些人在今天联盟的规则下,三分球也许可以达到库里这样的高度。

这个解释算合理吗?

扯远了,我们再回到1998年NBA总决赛G6的最后10秒钟。

拉塞尔手按在乔丹的腰上的同时,乔丹在慢慢向中圈处移动。但拜伦·拉塞尔肯定能够通过按在乔丹腰上的手第一时间感知乔丹的启动加速。

乔丹开始启动。外侧的右脚率先跨出一大步,再左脚、再右脚,总共只有三个大步。

这时我们再看拜伦·拉塞尔的位置移动。他在乔丹的第二步,也就是内侧左脚迈出的时候,他跨出了自己的第一步,也就是外侧的右脚。因此,乔丹内侧的左脚移动的距离完全可以抵销拜伦·拉塞尔外侧右脚的距离。乔丹外侧右脚跨出的第三大步和开始的第一大步虽然在外围,距离更远,但无论如何还需要拜伦·拉塞尔内侧的左脚再跨出一步,才能够在防守上不失位。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反复看了回放后才知道乔丹只跨了三大步。

拜伦·拉塞尔又不是神,他哪里知道乔丹会跨出几步?他的一切判断都只能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形势来判断。

他有两个现成的经验可以判断:

——“我喜欢在右侧出手。”这是乔丹自己说过的。

——30秒前,乔丹刚刚在右侧突破了他,并命中了一个迫近比分的高抛球。

一个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一个人不能同时掉进同一条河中,活人不能给S憋死,前辙之鉴,后世之师,同样的错误绝不能再犯两次。

这些我们中国小学生都会的经验和教训,化成了拜伦·拉塞尔此刻的信念和行动,最少要比乔丹多出半个身位,才能堵住乔丹在他最喜欢的右侧出手的机会。

在乔丹突破的道路上,有斯托克顿。1997年最后8秒钟血的教训还在,所以,这一次给斯托克顿一万个胆子,他也不会放开科尔不管。

拜伦·拉塞尔也知道,斯托克顿一定不会过来包夹,一切只能靠自己。所以,拉塞尔在判断上下意识地多跨一步,而且惯性的作用也让他在第三步跨出时并没有保留过多的回撤力。

但同时知道斯托克顿不会包夹、拉塞尔会多留半个身位秘密的,还有他们的对手——迈克尔·乔丹。

后来,乔丹在回忆时说:“这一球就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投,无论如何,我都不会传球。”

他也相信,斯托克顿无论如何不会上来包夹的。然后他吧拉吧拉,将场上的位置分析了个底朝天,就是小编今天分析的这样。

你是不是发现,这十秒钟的形势,就是乔丹设定在自己大脑中的影视情节,快慢和结果,都由他自己设计和掌握,他只需要把他们演出来即可。

乔丹只跨了三大步,第三步跨出时就是一个急停。这个第三步其实也是一个试探步,他以左脚为支点,又生生地将右脚给收回来了。

原来贴在自己背后的手惯性地按在了拉塞尔的腰上。

犯规了吗?

只要你是一个好学生,认真看了上面的解释,你会发现,根据hand-check规则,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犯规的动作。

所以小编也大致可以断定,今天喜欢解读这个动作犯规的球迷们,基本都是2004年以后看球的年轻球迷。如果你在2004年以前看NBA,你就一定会知道hand check规则。你也一定会知道,这个在今天no hand check规则下铁定犯规的动作,在当年的身体接触下,根本不值一提。

这就是很多人在叫嚷着乔丹推人犯规,为拉塞尔和爵士被裁判黑哨鸣不平,但当事人、受害人爵士众将和拉塞尔都绝口不提这一球犯规的原因所在。

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甚至连碰瓷的理由也找不到。

现在,请算术好的球迷帮忙算一下,急停后撤一步的乔丹此刻和拉塞尔大概有多远的身位?

正确答案,大约是一个半身位。

这时,拉塞尔就是篮球之神,他也无法追回这一个半身位,何况他根本就没有给自己保留回追的力量。

摔倒,是后撤力量不够,但大脑依然正常指挥导致的失衡造成的。就像现在的段子。眼睛:“这个也太容易了。”手:“滚!”

迅速弹起,说明他的体力依然是足够的。

但他此刻能够做什么呢?

他只能回头看乔丹正在做什么。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的是一个让他可能永远都无法从大脑中抹去的动作,让他赶紧扭头去看篮筐,随后痛苦地捂住自己的脑袋。

此刻的乔丹非常从容。

壮硕如牛的对手此刻和他距离一个半身位并摔倒在地,让他得以从容地调整双脚。在慢镜头中,你们会发现这双第四节都在拖动中的疲惫的双脚,竟然还能够在地板上轻盈地弹跳移动几下,细碎地调整着步伐。

充裕的距离,让乔丹这一球无须后仰,只需一个教科书般的标准式投篮就足够了。

他就是这么干的。

完美的姿势、完美的手势、完美的拨球、完美的出手、完美的弧线、完美的距离、完美的入筐、完美的声响、完美的比分、完美的悬念、完美的终结。

欻..............

它终结了一个完美的时代和无数球迷永恒的梦想。

如果时间可以重新来过,我相信所有的球迷都希望能够永远徜徉在神的世界里,宁可这一刻永远不要到来。

但是,这个世上,从来没有如果。

所以,我们只能庆幸,神曾降临过。

1998年NBA总冠军谁拿了呀?

看情形估计湖人翻盘机会不大!凯尔特人在客场97:91取胜湖人实现惊天大逆转夺得赛点,比分是3:1!!【防守赢得冠军,进攻是赢多少!】这句话很有道理,凯尔特人正好做到这一点了!估计凯尔特人将以4:2的比分淘汰湖人获得第17个总冠军,而kg也带上了自己第一枚总冠军戒指· nba07—08赛季总决赛第一场比赛结果凯尔特人98:88战胜湖人,三巨头合力砍下65分,帮助凯尔特人取得开门红!凯尔特人1:0领先湖人! 湖人得分:科比·布莱恩特24分 费舍尔15分 加索尔15分 奥多姆14分 拉德曼诺维奇4分 乌贾西奇8分 法玛尔2分 图里亚夫5分 凯尔特人得分:雷-阿伦19分 隆多15分 帕金斯1分 加内特24分13个篮板 皮尔斯22分 波西3分 布朗2分 卡塞尔8分 波维4分 nba07—08赛季总决赛第二场比赛结果凯尔特人108:102险胜湖人,三巨头砍下62分帮助凯尔特人再下一城!凯尔特人2:0领先湖人! 科比30分4篮板8助攻、加索尔17分10篮板4助攻、奥多姆10分8篮板2助攻 皮尔斯28分4篮板8助攻、加内特17分14篮板3助攻、雷阿伦17分2篮板2助攻 nba07—08赛季总决赛第三战移师至洛杉矶进行,此前连败的湖人在科比与武贾西奇统领下,最终87-81击败绿衫军,将总比分扳为1-2,科比砍下36分7个篮板,武贾西奇得到20分;雷-阿伦为凯尔特人贡献25分,加内特13分12个篮板5次助攻,皮尔斯14投仅2中,只得到6分。两队的比分是凯尔特人2:1领先湖人。(符合当前的估计比分4:2的,虽然输了一场,但不要为绿军输一场而担忧!) nba07—08赛季总决赛第四场继续在洛杉矶进行,最终凯尔特人:湖人97-91,总比分凯尔特人3-1领先湖人! 湖人队得分:奥多姆19分10篮板4助攻。加索尔17分9篮板2助攻,科比17分4篮板10助攻。 凯尔特人队得分: 雷阿伦19分9篮板2助攻。加内特16分10篮板3助攻。皮尔斯20分4篮板7助攻。 相信kg,相信三巨头,相信凯尔特人!期待总冠军! 今年的总冠军就在凯尔特人跟湖人之间产生的,因为两队的实力并不悬殊,能不能夺冠就看大家的临场状态,心理素质,季候赛经验,还有就是替补的发挥。我希望凯尔特人能赢得总冠军,三巨头显然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凯尔特人专注于防守,而防守往往是赢得nba总冠军的关键,防守一直是最近几个赛季季后赛,乃至总决赛不变的主旋律。 今年的凯尔特人不再是人见人欺的弱旅,横扫德州三强也是8年来的首支球队能做到的,今年拿到冠军非常可能。请看凯尔特人的一组数据:绿衫军团在前两轮季后赛中打出了堪称完美的防守。在与老鹰的系列赛中,他们场均只让对手得到87.1分;而在与骑士的系列赛中,绿衫军场均更是将骑士的得分限制到了72.5分。对这骑士队的前两场的比赛中,骑士的命中率甚至都不足四成,对活塞的系列比赛,将活塞场均压缩到只有81.3分,而且凯尔特人的季候赛经验十分丰富,单是三巨头已经是季候赛的常客了,而且还有经验丰富的板凳球员。 在常规赛中波士顿凯尔特人的防守效率以96.2排 在了第一位,在过去的35年当中只有两支球队——2003-04赛季的马刺和1992 -93赛季的尼克斯球队的防守效率好于波士顿凯尔特人。在1973-74赛季之前由 于没有失误这一项,所以无法进行比较,但是总体来说,现在这支凯尔特人的 队伍可以列入防守强林之中,正是他们的铜墙铁壁般的防守在常规赛中取得了 66个胜场,也正是他们的一流的防守能力在本赛季的季后赛相继击败了老鹰, 骑士和活塞,成为本赛季防守效率的领头羊。 本赛季的总决赛是第一次凯文-加内特、保罗-皮尔斯和雷-阿伦三人能够在一起为总冠军奋斗,他们已经找到了失败与胜利的源头就在与自私与不自私之间。得分在下降,上场时间在减少,可是战斗力却在不断上升。雷-阿伦相对起去年,他的场均得分下降了整整9分--从26.4到17.4。“真理”皮尔斯差不多,从2000-2007年他场均25分,但是本赛季他场均19.6分。不过有一项数据他们都在上升:助攻,这说明他们更学会了团队篮球的重要性。加内特过去9个赛季都是20+10的成绩,但是今年,他只有18.8分和9.2个篮板,但是没有人觉得他打得差了,mvp投票中加内特排名第三,而且他还当选为年度最佳防守队员。我相信三巨头都会拼尽全力的。三巨头+oil ..绿军+oil !! 湖人行云流水的进攻和凯尔特人铜墙铁壁般的防守将在总决赛中一决雌雄,凯尔特人的防守能力决不逊色前年夺冠的马刺,他们肯定能在比赛中制约湖人的进攻, 湖人华丽的进攻不能完全冲跨凯尔特人的强悍防守!nba历史上有11次进攻强队和防守强队的巅峰比拼,11次系列赛中依靠防守胜出的有6次,依靠进攻胜出的只有5次,防守型球队取得最终胜利的可能性较大,虽然这个数据分 析会存在一些变数,但并不能说明他没有参考价值。我们相信防守始终是利器! 虽然大家都说绿军靠主场优势先夺的最后的胜利的,每轮都要打满7场,虽然会消耗他们的体力,但却令只是本赛季才组建的三巨头更加多的磨合时间,给全队产生最大的化学反应,在总决赛上,我不能保证是不是要打到抢7,但一旦是抢7局,相信绿军会全力以付的,主场优势成今年nba季后赛的热门标签,所以我更相信更看好凯尔特人夺冠~ 总决赛mvp肯定是加内特,因为喜欢他的领导才能,喜欢他的霸气! 【ps:本評論是硬幣先生原創,吥提倡復製占苚,轉用者請自重,加“轉自硬幣”,謝謝!!】

98年总决赛第六场乔帮主的绝杀是压哨绝杀吗,你怎么看?

1998年总决赛第六场乔帮主的绝杀并不是压哨绝杀。

乔丹晃开拜伦·拉塞尔的投篮并不是终场哨响前,在篮球之神投中自己公牛时代最有一球后,爵士依旧有5秒的进攻时间。最终,斯托克顿在终场前1秒的三分偏出,乔丹才帮助公牛完成了三连冠。而之所以这一球会成绝杀,变成压哨绝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NBA的宣传策略,他们需要依靠创造神话来让自己有更广泛的传播度,以求达到更好的商业收益目的。

当然,乔丹的伟大也是毋庸置疑的,在这场同爵士的终极一战中,在第四节开局落后对手5分的情况下,是乔丹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帮助球队完成了逆转。第四节,他得到了全队26分中的16分,其中的8分更是在最后两分钟得到。

此外,他还在终场前18秒完成了对卡尔·马龙的抢断,这才有了他能绝杀爵士的机会。

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NBA总决赛画面?

永远也不会忘记,2013年的game 7热火击败马刺成为了总冠军,一分钟很短,仅仅秒针转一圈 跳动60下,转瞬即逝一分钟也很长,它甚至可以改变世界.邓肯补篮不中怒拍地板,詹姆斯最后时刻连得四分!这一分钟里有心酸也有热血!

1998年NBA总决赛罗德曼6场的具体数据?

第一场:6月 6日 凯尔特人98-88湖人 第二场:6月 9日 凯尔特人108-102湖人 第三场:6月11日 湖人87-81凯尔特人 第四场:6月13日 湖人91-97凯尔特人 第五场:6月16日 湖人103-98凯尔特人 第六场:6月18日 凯尔特人131-92湖人 主队在前。最终凯尔特人在主场131-92大胜湖人以4-2的总分夺取冠军。皮尔斯被评选为总决赛的MVP!

1998年乔丹绝杀球,推人了吗?

这三张图,看完,会不会让你有血脉贲张的感觉?

只可惜,这样的场景,你们再也看不到了。

上一次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篮球,那起码是十六年以前的事儿了。

伟大的乔丹和同样伟大的魔术师上演的是handcheck规则下经典的攻防转换......

说到最后一投,就必须说到handcheck规则。

虽然很麻烦,但我依然决定要把这个规则拿出来再说一遍,虽然有一篇回答中我觉得说得已经足够清楚了。

handcheck规则的演变是NBA历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它是铁血篮球和小球时代的分水岭。

什么是hand-check?

hand-check,也叫hand-checking,是NBA曾经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防守技术,基本动作是用手接触对方的身体,来感知对手的运动位置。

什么才能算是感知?

简言之,就是可以触碰,也就是不能用力,也不能张开双臂阻挡防守队员的移动,也不允许阻碍对手的视线。

就像谈恋爱,刚开始只是牵牵手,搭搭肩。如果你想邪恶一把,问我抚摸可不可以,那我认为,在handcheck规则下,这当然也是可以的,这确实不犯规;你想再进一步,问我能不能拥抱,这你就有点过分了。你还想关灯把事给办了,那我觉得只要对手是个正经人,基本都会报警,而裁判也一定会出来收拾你的。

但大家都在篮球场400米左右的池子里混,接触是难免的,被揩油也是难免的,大家都想吃豆腐,于是有很多占便宜的事儿就被默认了。于是Handcheck被巧妙地运用了,典型的有以下三种:

一是贴身逼防,也就是威名赫赫的“死亡缠绕”,典型代表就是佩顿。虽然不抱,但无限接近抱,压缩进攻空间,迫使对手只能背筐运球,减少进攻队员正面提速突破的概率和投篮的空间。看完佩顿的防守,你会发现,今天的一切防守,都是渣渣。

第二,不让拥抱,但规则说了,允许抚摸,那就好办了,用身体死死顶住对方,只要我双手不合环,那就不是拥抱,挺死他,压迫他的身体,用力向外扛 ,延缓进攻球员的突进速度。这个,典型的,当属罗德曼在活塞时干的那些事,有点恶心人。

第三,通过手接触对方身体,维持接触,以便跟踪对手的动向,防守球员可以和对手保持同步,进攻球员则可以通过这样的规则急停突破或合理反向突破。经典案例:乔丹“世纪一投”,the last shot即属此类;1998年东决米勒推开乔丹命中绝杀,也属此类。

只要你看过这两个都没有被吹罚的绝杀球,你就会发现,相对于米勒明显的推人动作而不被吹犯规,乔丹的这个动作在handcheck规则下,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问题阐述过多了,这里小编就不再详细分析这球为什么不犯规,因为它确实太干净,甚至都不能成为一个被讨论问题。

我们还是继续说规则。

这个规则是有演进的。

到了1995年,联盟规定,进攻球员背筐时防守球员只能用前臂顶防,而不能用手,也就是说,你不能从背后抱人家。面筐时,你连用手顶防也是非法的(想袭胸?没门!)。

这个解放进攻的改变没有问题,乔丹的世纪一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当时拜伦·拉塞尔一直和乔丹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去拥抱他、拱他、顶防他,就是受了这个保护进攻球员补充规则的利好。

也就是这段时间,NBA比赛格外精彩,它是小编接触篮球以来最为精彩的一段时期,即使乔丹退役,这段时期的比赛也精彩纷呈,激烈异常。因为他适度保护了进攻球员,也给了防守球员适度的防守权利,双方攻防趋于均衡,让比赛既精彩刺激,也保持了相当的血性和激烈程度。

照此下去,铁血篮球的土壤还是能够保持住的。

但在2004年,联盟为进一步保护进攻球员,于是决定更进一步,规定从后场到罚球线前的区域,只要有handcheck动作应用,即为非法。

handcheck寿终正寝的时间终于到了,No Handcheck时代来临了。

No Handcheck规则规定,防守人在罚球线以上区域,防守持球进攻球员时,不允许使用手臂进行推挡,只允许使用身体躯干部位接触。

看到一个妞姗姗走来了,你想去亲近,但有规定,你只能用身体去蹭,不能用手。然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防卫手段。

死亡缠绕?

没有胳膊,只用粗得像水桶一样的身体去迎,能蹭出来死亡缠绕?那分明是自杀式袭击。

进攻球员进攻时不需要背身了,反正你也不能碰我。

我要幌你,你有辙吗?你又不能碰我。

不敢用贴身紧逼,因为就在自家家门口,碰到了就是犯规,对方就得上罚球线。

面对快攻,只要对方有点变向能力,那攻下几乎是一定的。

一句话,防守进攻球员,就是摘一朵带刺的玫瑰花,即使扎不死你,裁判也会吹死你。

那新问题来了。

既然没有人碰,投两分和投三分都是不错的选择。考虑到大个子内线基本不会在三分线附近游弋,所以,三分被封盖的几率反而比两分小。那我干什么不投三分呢?

投两分是搏命,投三分是搏准头,价值大的代价反而小,你是忽悠傻子吗?

于是,大家都去放三分。

原来一场篮球赛,运气好的观众,经常还能免费加个节目,比如附带一场拳击、散打、摔跤、群殴、掷沙包之类的。

是不是很刺激?

有没有很好玩?

今天不一样了,联盟规定了,你们的钱只是用来看篮球赛的,我们只要给你们提供一场有突破和投篮的表演就可以了。

嗖,一个三分;

嗖,又一个三分;

嗖嗖嗖.........

现在的NBA,看到满天飞舞的三分球,感觉陌生又茫然。

小编最后一次看到免费的附加节目,那都是16年前的事儿了,2004年11月,奥本山宫殿全武行。

作为一项体现男人血性的运动,今天的NBA少了很多能够激发我们肾上腺素的东西。

所以,别再提乔丹的“the last shot”犯规了。

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作为见证过这个“世纪一投”的人们来说,有什么时刻能够比这个时刻更能激发我们对篮球的热爱和激情吗?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