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杯乌龙球

2023-11-30 10:47:49 59 0

如何看待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俄罗斯送了西班牙一个乌龙球?

开局十一分钟!俄罗斯打入第一粒进球,比分来到1:0,西班牙暂时领先!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没错,俄罗斯自家人破了自家人的球门,一个漂亮的乌龙球…

这神龙摆尾,也只有乌龙才能这么精彩吧…

比赛进行到11分钟的时候,西班牙在右路获得一次任意球的机会,纳乔一个大脚开出,后点的拉莫斯在抢点时被俄罗斯边后卫伊格纳舍维奇的防守下,两人一起倒地,这个球偏偏碰到了俄罗斯后卫的脚后跟,门将也是一脸懵逼。

足球是圆的,希望这颗乌龙球不会成为俄罗斯本届世界杯的绊脚石…

怎么看待克罗地亚的曼朱西奇打入2018世界杯的第十二粒乌龙球?

因为踢决赛紧张,加上本届世界杯的用球确实相比以前的球有更加多的旋转和变化,所以导致曼朱西奇踢了乌龙球。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曼朱西奇打入了本届世界杯的第十二粒乌龙球。据说这届世界杯的乌龙球多于上届巴西队的8粒。

其实这个球也不能完全怪曼朱西奇,这种禁区内的传中,一不小心的是很容易进自己大门的。散兵觉得,只能怪他,防守太卖力了。如果不顶的话。兴许让别人顶到呢?哈哈。

我看到有评论说,之所以乌龙球多,那是因为这次比赛的用球,是中国制造的,据说这次比赛的用球,速度和旋转都比前几届比赛快了很多,而且还很飘,很适合打远射。

当然对防守球员来说,也更难防守。所以这次比赛,乌龙球出现的特别多。而且今晚又是世界杯的决赛,球员肯定紧张啊。什么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啊。我觉得很正常。好玩的是,刚开场的两个球,都是克罗地亚打入的,一粒乌龙球,一个禁区前的远射。

现在比赛还在进行中,但愿不要在出现,这样的状况。乌龙球其实谁能不愿意看到啊。尤其是冠亚军决赛,在这么重要的比赛场上。是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的。

格列兹曼在世界杯决赛的任意球是应该算乌龙球,还是应该算他的进球?

2018年7月15日,俄罗斯世界杯迎来了最后的决战,由法国队对阵克罗地亚队,结果法国队以4:2的比分战胜了对手,捧起了大力神杯。

而法国队的第一个进球,就富有戏剧性,且充满了争议。

时间来到第十八分钟,格列兹曼在前场接到拉瓦内的传球,转身要往前带时,看到克罗地亚布罗佐维奇上来逼抢,便顺势往前一倾,左脚挂在对方腿上。慢镜头显示,布罗佐维奇还没碰到格列兹曼的时候,格列兹曼就已经开始倒了,所以这个有很大的假摔嫌疑。

不过裁判吹哨判罚了任意球。这个球由格列兹曼来主罚,格列兹曼打门,曼朱基奇在博格巴的干扰下,不慎把球擦了一下,球已经下坠的球稍微抬头,闯入了球门左上角。由于产生了明显变向,因此这个球就不能算在格列兹曼头上了。而博格巴,在任意球开出来的瞬间,似乎已经越位了。

伊朗依靠终场前的乌龙球1比0绝杀摩洛哥,拿下本届世界杯亚洲队首胜,对此你怎么看?

这已经是摩洛哥第2次成为亚洲球队的“救世主”了,伊朗是本届世界杯亚洲球队中最值得期待的球队,他们现场教沙特如何身体对抗。

沙特是本届世界杯上首支出战的亚洲球队,但沙特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0比5惨败。失望之余,球迷们感叹,亚洲球队或许将连续两届世界杯不胜。要知道,在沙特输球后,亚洲球队在世界杯上已经连续16场不胜了。

摩洛哥或许没有大牌球员,但他们的很多球员都是出生于法国或者荷兰,被外界称为法国三队。比赛开始后,双方的攻防节奏相当快,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本届比赛到目前为止最好看的一场比赛。伊朗开赛后相当被动,而球队接下来虽然及时调整,但在出现机会的情况下,伊朗梅西阿兹蒙在获得单刀时,瞬间化身中国武磊。

进入到下半场,伊朗依旧被动,全场控球率只有36%,传球成功率只有66%,远远落后于摩洛哥的86%。但是伊朗的防守相当到位,他们敢于进行身体对抗,全场无休止的跑动,全场100千米的跑动和对手不相上下,而且他们全场有24次拦截,远远高于对手,5次封堵也高于对手。

世预赛亚洲区上,伊朗就是典型的1比0球队。防守端他们不经常犯错,进攻端也能在需要得分的情况下把握住机会,今天的第95分钟,伊朗任意球到禁区,摩洛哥替补出场的布哈杜兹看到塔雷米要头球解围,自己选择了抢先解围,结果变成了乌龙。你可以说这个球是运气,但如果摩洛哥球员不解围,塔雷米同样可以近距离头球轰炸。

伊朗的技术是不如摩洛哥,但他们敢于进行身体对抗,奎罗斯的战术成功了。另外说一点,凭借这场球,亚洲球队结束了世界杯16场不胜的魔咒。当然,亚洲球队从1966年到1994年曾31场不胜,而结束31场不胜的那场比赛,亚洲球队也是击败的摩洛哥!

世界杯史上有没有绝杀乌龙球?

2018的世界杯总决赛就有乌龙球!

世界杯1/4决赛,央视解说洪钢把克罗地亚的进球说成是乌龙球,你怎么看?

继上一场把加时赛的时间长度从120分钟“改为”115分钟的“数学型解说”之后,这次央视足球解说员又贡献了“推理型解说”,短短时间内,一步步排除嫌疑,才推理出了真正的进球者。

先来回顾一下跌宕起伏的全过程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71e0001b4190bac88c9", "vname": "", "vid": "v02019f50000bd0mp4eue3mhdhfsvhjg",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971e0001b4190bac88c9",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971e0001b4190bac88c9",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73.08,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6758070}, "ultra": {"duration": 73.08,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2985956}, "normal": {"duration": 73.08,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4670942}}, "duration": 73.08, "file_sign": "319599dd4ecbb457408e73d41377bc88", "md5": "319599dd4ecbb457408e73d41377bc88", "vu": "v02019f50000bd0mp4eue3mhdhfsvhjg"} --}

克罗地亚第39分钟由克拉马里奇扳平比分,洪钢却说:“乌龙球!克拉马里奇的传中造成了乌龙球。”

接着他“更正”说:“不是伊格纳舍维奇,是库贾耶夫把球捅进了自家球门。”

当镜头对准伊格纳舍维奇之后,洪钢根据转播的镜头语言继续推理:“不,就是伊格纳舍维奇!进球对准了伊格纳舍维奇,本次比赛他已经第二个乌龙啊!”

接着通过回放,他发现传中的人是曼朱基奇,进球的人是克拉马里奇。他还想把锅甩给转播机位:“从主机位来看,就像是库德里亚绍夫把球碰进去的!”

“其实这个球是克拉马里奇接曼朱基奇传中头球破门!”

终于破案了。

原来他一直在通过转播镜头里的内容“揣测”进球者是谁

乌龙球是假的,乌龙解说却是真的。

央视解说看到的画面,和通过电视转播看到的没什么两样,机位并不是理由。普通观点都能够一眼看到这是一个传中头球破门,洪钢为什么会看错呢?

如果这一失误发生在贺炜或者詹俊身上,我们还可以解释为偶然,发生在洪钢身上,那就是有点必然性了。从他更正的方式来看,他对球员的位置属性真的不熟悉,全靠揣测转播给的镜头来进行“推理”,摸着石头过河。

把阿根廷绝杀尼日利亚的球员罗霍说成梅萨,到把英格兰哥伦比亚加时120分钟说成115分钟,再到如今连续搞错进球者和进球方式,洪钢这次解说真的凉了。

其实球迷的要求并不高,也能理解解说的高强度工作,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低级失误,为什么过去没有发生在别人身上呢?同样是新人的朱晓雨,同样一个人解说了多场比赛,也没见有什么幺蛾子啊。

连一向支持洪钢、认为他是未来全能主播的黄健翔,都受不了了,他说:“这个球看电视第一反应绝不会想到是后卫乌龙,怎么反应怎么条件反射也不会,在现场评论席是怎么会看成乌龙的呢?是观察角度借位了吗?那就等一下慢动作看清楚再说啊……”

央视为世界杯投入那么大,都四强的比赛了,还找不到一个稍微靠谱点的人来解说,也是醉了。

我是麦卡,资深体育人,段子老司机,为您解读体育背后的故事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