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很有足球天赋的儿子,需要投入多少钱才能踢上职业联赛?
真有天赋的孩子不用花钱,会有人花钱竞争让他进入梯队。一个优秀球员在转会市场上的转会费高达一个亿甚至几个亿元以上,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俱乐部花不了多少钱就能培训出来,因此是有着巨大利益的,俱乐部都是商业化运营,所以对于好苗子都是如饥似渴,不是能卖了挣一个亿就是能省一个亿。
网上传的那些花了很多钱都没踢上球的,其实,最可悲的不是钱白花了,而是到死他们都没有明白,自己孩子根本就没有那个天赋。放第一轮要被刷下去时,就花钱,起劲砸钱,把孩子留下继续训练。反正人家多留一个两个没天赋的也无所谓,一起教呗,还有那么多钱可以拿,因此一年年的往里砸钱,最后到了进入职业队的时候,一线队主教练只挑2-3个最好的,那些砸了很多年钱的,因为孩子没天赋水平低,肯定要被淘汰,一线队教练要保饭碗,差距明显的人家不敢要,能进入一线队的球员都是在梯队联赛中十分出色的,这是踢出来的成绩,不是送礼能送出来的,没天赋靠送礼出场,能登射手榜或者抢断榜吗?而且在梯队比赛,送礼上场,上一次表现不行也没下次了。最后没天赋没水平被淘汰了,父母不了解具体原因,否会发牢骚,自己花了钱,孩子还没进去一线队,认为很黑暗。其实根源就是没天赋。
有天赋的孩子,教练就会那米当个宝,甚至是倒贴钱,因为培养一个优秀球员出来,他们获得的更多,利益和名气都会成倍增长。足球青训就是这样,没天赋的花大钱,有天赋的从小就挣钱。其实,除了足球,就是学习都有这样的,有个私立名校,中考570进入的,三年高中全部免费,其余的学生费用远远高于那些公立高中,最后就是花了几倍钱也看不上理想大学,家长肯定不认为自己孩子差,就认为学校太黑。和足球青训一样的,最后有天赋不花钱的成了名星,花钱到破产的最后还是打酱油。根本不在钱,在天赋。
踢职业联赛,有多难,U10梯队会有几百人,到U23逐步减少到20多人,最后这20多人最多3-4个人进入职业联赛。和高考上清北的几率差不多。所以,决定你家孩子能否踢上职业联赛的,不是钱,是天赋。因为最终进入职业联赛还是要看有没有真水平的。送礼?算了吧,你倾家荡产的钱或许就是俱乐部老板一天的零花钱,人家看不上。换句话说,没有任何老板会收了你几万元钱放弃一个价值几亿的球员,而万一文不值的球员,除非你送礼的钱超过球员价值,而且球员自身的价值是几个亿,你能送的起这么多钱吗?所以说花钱没天赋的,钱永远是白花的,有天赋没钱的,一样能出人头地,最简单的足球小将就是免费培训的,你家孩子确定有天赋,那就去足球小将啊,问题是孩子的天赋够吗?
我有个亲戚家的孩子,天赋不错,没在职业俱乐部梯队培训,在某足球学校训练,教练就一直免费带,而且经常教练自己车接车送,一分钱没要,不过很可惜,进入职业选拔时没进去,对于带他的教练来说,的确赔钱了。但是,赌上一个球员进入职业联赛,他就发了,会有更多没天赋的孩子拿着大巴的钱去他那里学足球。用没有天赋没有前途的孩子供养有天赋的,而且还给自己额外带来收益,最好的办法就是压榨那些没有天赋的孩子家里的钱。他们也愿意掏,就是这么奇怪这么循环。
中国人评价中国足球需要资格吗?
那肯定要,这是需要资格认证的。不是一般人可随便点评足球,足球是一种高雅运动,特别在中国地位非常之高,年薪百万和每天海参伺候也是正常现象。中国足球这么高级的地位水平岂可随意的点评,更不能让小品演员抨击中国足球的利弊。中国足球是享有一世英名的,在中国有着其它行业所不能具备崇高的地位。可见中国足球要有在国足深耕的伟大球员如范志毅、冯潇霆等才有资本评说足球。没有资格点评足球的人员再也不要发声了!善哉!善哉!
中国的10后,从小开始练足球有前途吗?
中国足球不是没有人材,也不却少有关高端人士。要发展中国足球,除了从小培养选拔人材,更重要的是完善足球比赛机制,联赛必须与足协脱钩、体政分家。严格联赛制度,严格球员管理制度,严格球员训练制度,严格球员选拔制度。在联赛委员会的监督下公开、公正开展各项工作。纯洁裁判队伍,提高教练整体素质。中国足球还是有希望的。
我儿子今年6岁很喜欢足球,请问哪里青训好?
这个就要看你的时间、精力、金钱了。不是说送到一个好的青训俱乐部就万事大吉,小年龄段更需要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持之以恒的基础训练,以后路还能好走点。国内青训机构良莠不齐,国内普遍的青训教练们认知水平低,训练水平和敬业精神一般,6岁就是去了恒大鲁能也不见得能练出什么。建议如下: 1,不要急着出去找名校,先在自己城市里仔细观察所有的青训俱乐部,小学,哪个青训的训练时间长,没有虚耗训练时间,训练苦,练基本功,不练战术,教练认真负责,事必躬亲,您就去哪个俱乐部或者小学报名参加。2,严厉要求孩子,既然选择练球就不要放弃,不要怕吃苦,这同样也是对您的要求,您必须有时间,无论风雨都要天天坚持接送孩子去训练,最好可以天天看着孩子训练,多和孩子互动,业余时间多上网了解国内外的青训内容,多思考,多和别人沟通,就当自己的事业来做,沉浸进去。3,如果您既时间充沛又精力旺盛而且家里富足,建议出国几年,首选日本。
今年的足球球队为何大规模解散?
今年的足球队为何大规模解散,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中国足球长年萎靡不振,这些年衰败加速,不但没有进步和发展,反而跟不上世界足球发展的步伐,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八九十年代,中国足球在亚洲还能在二流队伍混迹,这几年已经沦落到了三流或更低的层次,国足现在在泰国队面前竟然腿软,而且一输再输,在面对越南队时也没有自信心、硬不起来,如此成绩,伤透了球迷的心,球迷已经很少有人还去关心中国足球,没有人关注中国足球,没有人看国内足球的比赛,国内足球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还有吗,只有解散了。
第二、玩足球、组建足球队需要资金,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没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做后盾,没有大量的资金,玩足球、组建足球队只是纸上谈兵。国足伤透了中国球迷的心,观看、关注和关心中国足球的人自然就逐渐减少了,也就是说足球在国内的市场越来越小,大企业、大资金谁还参与足球、组建足球队呢,足球队解散就成了必然。
第三、疫情的影响。去年由于疫情,中超、中甲等国内各级比赛,不容许观众现场观看,这样一来,俱乐部就没有了现场观看比赛球票的一大笔收入,中国足球球员本来薪水就高,还要高薪引进国外高水平球员,没有了这笔收入,这个缺口怎么补,钱从哪里来。从现在疫情来看,今年中超、中甲等联赛,球迷能到现场观看还是未知数,所以,今年足球队大规模解散就能理解了。
许昕被选为亚洲乒联副主席是不是要去坐班,在乒联拿工资吗?
许昕的亚洲乒联副主席不是坐班的职位,既是有实质工作任务,又是荣誉的象征。说明亚乒联对许昕的乒乓球贡献,尤其是直拍打法的贡献的肯定和希望。
工资估计没有,但补助金是有的。恭喜许昕,恭喜国乒!
大连龙卷风足球俱乐部递来橄榄枝,我们该去吗?
本人是大连本地人,业余时间也踢球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尽管央视曾经的体育节目主持人刘建宏面对中国足球的失利,在节目中发出了这样几次反问:“球迷们不要总是抱怨中国足球如何差劲,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如果你是校长,你会允许你们的学校的学生成立足球队么?如果你是家长,你会允许你的孩子从事足球运动么?”
他的反思没错,可是,要知道,在现阶段,中国足球就是一滩浆糊,中国足球搞不好就是个世界性的无解的难题。因为目前的中国不缺人,钱,设施也慢慢上来了,国内的环境也很和平,留洋渠道也慢慢畅通了,但是,水平却不断下降,球员嫌自己挨骂,球迷也不买账。那些比中国穷的国家,足球水平反而不错。
我也是一名家长,虽然,很多足球人都在抱怨说什么中国的家长不支持足球,不把孩子送去踢足球,但是,不得不说,作为个体,我们只能自私些,只要我们家没有矿,不是家财万贯,我们真的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做赌注,在现阶段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面对专业球队的梯队递来的橄榄枝和重点中学的橄榄枝,我们家长都会选择后者,能选择前者的不是被热血冲昏了头脑就是家里真有矿,否则不敢。
首先要说的是,在高考与足球中,对于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来说,保底比当亿万富翁更为重要在中国,如果你的孩子兼具足球和学习两个天赋,那么,我想,大部分家长会选择高考这条路。因为,目前,在中国,培养一名球员的费用远远高于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
尽管现在中国有关部门意识到了青训的重要性,但是,这条路实在是任重而道远,毕竟青训是长期的过程。中国足球目前仍然没有摆脱“急功近利”这名号,从来不着眼于长远考虑,都是短视的。
当然了,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有的俱乐部对于优秀球员也是免学杂费的。但是,这种球员的比例实在太低了,低到比大学期间获得奖学金学生还要低得多。
哪个家长愿意尝试这种低概率的事件?
这还是青训期间。从青训到职业队,再到中超顶级球队,这期间要淘汰多少所谓的有天赋的球员?我说的这个淘汰还是指在正常公平的情况下,如果暗箱操作呢?那就没法说了。从少年时期就练球,到最后成为中超球队的哪怕替补球员,获得百万年薪,层次筛选,最终获得这项荣誉的实在太少太少了。
如果做一个对比你就会发现:中超球队和中甲球队国产球员主力加替补的数量,远远少于全国985和211类高校中国学生的数量,所以,至少在目前,很多家长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而且,在中国,踢球和学习至少是很多高层都认为是“相左”的,要么踢球,要么学习,两个都干那是很困难的,这也正常。因为,在我国,凡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就从来没有干好过。不是两项都平庸就是顾此失彼。所以,导致目前中国球员中“学霸”的数量真的是凤毛麟角。就算是球员中的学霸,在那些985和211高校学生眼中也只不过是中等水平罢了。
而前几天,一则“多名学霸放弃鲁能青训机会选择考大学”的新闻无疑也刺痛了中国足球人的神经。可见,中国人早就被中国足球伤透心了。
再目前的中国,没什么学历,踢球再没踢到职业队,你到社会上能干嘛啊?送快递送外卖么?有人说当教练。我真的就呵呵了,谁告诉你踢球退役了都能当教练?马拉多纳教练当得一塌糊涂。
念了大学,即使不是重点大学,至少能保底吧?能保证你有份不错的工作,不至于在学历上遭罪。老百姓家孩子,不指望大富大贵,至少保证要保底吧?
我们公司有几名职工踢球不错,就是当年参加什么梯队训练的,没踢出来,学历又不够,只能在我们公司当工人了,拿着每个月3000多的工资。
其次,我觉得你说的这个球队给你保证的重点小学更像是一种空头支票似的保障罢了,和真正的那种学历教育是没法比的。大连理工附小确实是重点小学,这个得承认,但是,把你孩子送到重点小学就一定没问题么?那么,为啥学历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分呢?大连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的和大连理工大学函授毕业的能一样么?我都帮函授本科的人写过毕业论文,那种毕业也是本科毕业,问题是能是一回事么?
所以,这种承诺更像是一种为了家长安心的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在中国,想要踢球还是当个业余爱好来培养吧,中国目前不具备真正的职业足球的土壤大连是全国的足球城,足球氛围也很好,每到周末,很多球场都是满客的,总有一拨接一拨的业余球队去训练去比赛,可以说,在大连,业余足球搞得很好,可以说是风生水起的。
虽然大连人喜欢踢球,但是,如果真的拿足球当职业,我想,估计很多人都不愿意,原因无他,都被中国足球和中国足协伤透了心。想要中国足球真正崛起,不把现阶段的教育,足球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那么,根本就没戏。
所以,作为一名家长,建议你还是让孩子走正常高考这条路吧,毕竟,在目前的中国,让孩子从事职业足球是一条完全不靠谱的人生道路,肯定没有考大学考研究生靠谱。
国安成立这么多年给中国足球带来什么?
坦白说,我觉得这个题主心态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我强烈建议你赶紧去医院看看,真的,你这是病,得治。北京有一所安定医院,是治疗你这种病的专科。
北京国安成立这么久年,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什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可能不比别的俱乐部多,但是也绝不比别的俱乐部少!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甚至近况不佳的上海申花,天津泰达,这些从老甲A时代就屹立不倒的老牌劲旅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他们给中国足球带来的,绝不是一个土豪暴发户能理解的,用周星驰的话说:以你的智商,我很难跟你解释清楚!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时的阴暗心理有目共睹,不过我想告诉你,辽宁队当年曾经号称十冠王,大连万达也曾称霸一时,风头不比你今日的恒大差,你这么浅的眼窝子,见过什么?
一个少见多怪五十步笑百步的蠢货,一个只有36个粉丝去的敢给自己起名“中国足球论道”熊孩子,按我们老北京话说:这小兔崽子就欠几个大屁板子!在幼儿园里一天挨八顿揍到不了天黑!你问我为什么是幼儿园?他这个智商你觉得能上几年级?
蚌埠的足球文化怎么样?
安徽作为足球极不发达省份,却先后涌现出李毅、赵鹏、张成林兄弟、陈雷、韦世豪等国脚和知名球员,以及以来宪强为首的著名青训教练,而这些球员和教练全部来自蚌埠,由此可见蚌埠的足球底蕴。蚌埠是八十年代国家体委确定的足球重点城市之一,八十年代曾经举办过赛会制的全国甲级联赛,九十年代初承办过赛会制全国足球甲B联赛,蚌埠青少年足球曾经多次在全国获得过优异成绩。球迷人数众多,当年体坛周报和足球报最火的时候,蚌埠的销售份额就占了安徽省一半以上。蚌埠足球没能拥有自己的职业俱乐部,主要原因是蚌埠乃至全省经济基础落后,蚌埠当地又没有大型企业赞助足球,加上领导也不是十分重视。但是蚌埠的足球文化还是十分发达的,民间的各种足球比赛经久不衰,蚌埠人对足球的热爱全省首屈一指。
国安和申花是不是最具底蕴的球队?
毫无疑问,国安是最有底蕴的球队,即便这支球队在其他球队球迷的眼中有些另类。
其一,在北京市常驻人口2000万左右的情况下,根据权威数据的统计,国安的拥趸达到了200万之多,这在中超16队中是极为罕见的。在当地的受众率极高,甚至是恒大这样的球队无法媲美的。
国安扎根北京城,影响的球迷已经达到了三代,甚至更多。平心而论,在国安只拿过一次中超冠军的情况下,仍然在北京有这样的球迷基础,这是其他球队不拥有的。如果恒大不是成绩好,在广东甚至全国,还能得到这样的支持吗?
其二,即便国安的大股东已经换成了中赫集团,但中信连续24年投资一支球队,这在中国足坛也是极为罕见的一幕。没有球队能够超越国安。当然,中信作为国企,有这样的需求和责任,这要另说。
与国安一样,申花在上海的球迷基础也是其他上海球队无法撼动的,即便上港的成绩和纸面阵容原强于上港,但申花夺得足协杯之后,上海滩一夜之间涌现出无数申花的老球迷,这就是佐证。
国安和申花两队历史上从未降级,一直在顶级联赛征战,虽然与国外俱乐部的百年豪门相比,两队还有很长时间的路要走,不过在中国球队中,两队的豪门成色最足。无论申花的股东如何变更,“申花”二字无法去掉,这就是一支球队底蕴的体现,国安亦是如此,即便是中赫也表示,如果只能用四个字作为队名,将去掉中赫而不是国安,可见“国安”二字在北京球迷心目中的地位。
抛开场外因素,国安和申花是值得其他俱乐部学习的对象,如果能在成色上有所提升,底蕴将更足。
【菱镜头】系头条问答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