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打造美好城市生活的基石
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是一项旨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优化居民生活环境的系统性工程。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创建文明城市、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测评内容与目的
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内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和创建文明城市,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和优良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丰富的文明创建成果。
测评方式与实施
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入户问卷调查和材料审核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入户问卷调查则用于了解居民的文明意识和行为;材料审核则是对城市文明创建工作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查。
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是提升公共文明指数的重要措施。全市公共服务机构积极推进“互联网+”,推广应用人工智能,为群众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例如,银行、邮政、水、电、气、通信网络等公共服务进驻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为群众企业提供“一站式”和就近、就地的便利服务。
专项工作落实
汽车中心站作为新都区的窗口单位,落实专门负责人负责此项工作,组织全站职工进行卫生大扫除,设置文明监督岗、文明劝导员,每天对乱吐、乱扔,在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
常规自查与问题整改
各单位对照成都综合文明指数测评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做好经常性对照自查,找准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这种自查自纠的方式有助于持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全民参与与氛围营造
昌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进一步提升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与参与率,营造全民参与、人人文明的浓厚氛围。2024年将继续面向全区推广“昌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居民线上调查问卷,通过村、社区开展答题统计,全面推动昌平区每季度文明指数的提升。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导向,推动城市科学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促进城市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生态良好,打造城市优美环境、优良秩序。
责任与问责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此次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中被点名批评,造成扣分或丢分,影响了我市城市文明程度测评工作,都将从严问责追责。这种问责机制有助于确保测评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通过以上措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还能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共同打造一个和谐、文明、宜居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