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不一,这个源自《醒世姻缘传》的成语,深刻描绘了人们内心想法与外在表达之间的矛盾。它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还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的重要性。
1.成语释义
心口不一,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kǒuùyī,意思是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这个成语中的“心”指的是内心的想法,“口”指的是口头上的表达。当一个人的内心想法与口头表达不一致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心口不一”。
2.成语用法
成语用法为主谓式,可以作为主语、谓语、定语。它通常含有贬义,用来形容人的虚伪、不诚实。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明明知道某件事是错的,却故意说成是对的,我们就可以说他“心口不一”。
3.成语举例
清代龚自珍在《对策》中写道:“进身之始,言不由衷。”这里的“言不由衷”就是指心口不一。
4.近义词
与“心口不一”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口是心非”,意思也是口头表达与内心想法不一致。
5.成语出处
“心口不一”这个成语出自《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二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6.成语结构
成语结构为主谓式,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心”和“口”。
7.成语正音
在读这个成语时,要注意“衷”字的发音,不能读作“zōng”。
8.成语感情色彩
这个成语含有贬义,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诚实、虚伪的人。
9.常用程度
“心口不一”是一个常用成语,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10.成语示例
例如,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明明不喜欢某个同事,却故意在领导面前说好话,我们就可以说他“心口不一”。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心口不一”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言行一致,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