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收废料”的旗号,实则进行一系列非法活动,其中包括利用废料制作佛像的骗局。小编将深入剖析这一骗局,揭示其背后的非法利益链。
1.非法倾倒固废成生意
跨省非法倾倒固废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黑色产业链。据央视曝光,一些团伙通过非法转运倾倒固体废物,从中获利。例如,河南省遂平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案件中,发现一个团伙非法倒垃圾一个多月获利25万。 这些固废往往来自跨省异地,如江苏无锡、常州等地,甚至有来自浙江杭州的2000多吨固废。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固废法,但仍然有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2.废品收购站的秘密
在废品收购站,看似普通的市场交易背后,却隐藏着非法交易。一些收购站老板在回收废旧金属时,并不会认真核实,导致非法交易得以进行。 例如,河南省遂平县检察院在开展检察建议“回头看”时,一位废品收购站的老板表示,将认真核实,做好登记,规范经营。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非法交易仍在暗中进行。
3.利用废料制作佛像的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废料制作佛像,以此骗取钱财。他们通常会假装成收藏家或者艺术品商人,寻找潜在的买家。 例如,一些团伙会收集废铜、废铁等材料,制作成看似精美的佛像。他们声称这些佛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实际上,这些佛像并无实际价值,只是骗局的一部分。
4.警惕高息诱惑,捂紧“钱袋子”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高息诱惑,诱导群众参与非法集资。在此提醒广大群众,要摒弃侥幸心理,谨慎理性投资。 在投资理财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安全合法最重要。一旦发现有关涉嫌非法集资线索的,请广大市民及时向***、市场监管、行业主(监)管、相关金融管理等部门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加强监管,严打非法活动
为了遏制这类骗局的蔓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严打非法活动。 ***机关要加大对非法倾倒固废、非法制作佛像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检察机关要加强对相关案件的办理,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非法倾倒固废和利用废料制作佛像的骗局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只有加强监管,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才能有效遏制这类骗局的蔓延。